侯友宜「校安4主張」下修刑責年齡限制、調整教師安檢規範

侯友宜「校安4主張」下修刑責年齡限制、調整教師安檢規範


大選將至,昨(28)晚舉行最後1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再提國三生割頸命案。侯友宜指出,校園安全問題,大家皆非局外人,並主張「校園安全不能等,校園暴力零容忍」,提出「參照日韓、修法嚴管;教育預防、懲戒輔導;加強安檢、阻絕危害;黑幫入侵、加重刑責」4大主張。

 

侯友宜表示,法律應當保護受害人,而非保護加害人,應檢討現行《少年事件處理法》。重提社群發文內容,他舉日韓經驗為例,認為應重新審視年齡管束刑責;日本2000年修訂《少年法》,使可以接受刑事處分的年齡從16歲降至14歲。

 

針對教育預防及懲戒輔導層面,侯友宜補充應參考日本「防止校園霸凌對策推進法」加強道德教育,並早日發現霸凌行為,採取有效措施,包含現在十分普遍的網路霸凌。

 

「校園霸凌的行為絕對可以當作犯罪行為來看待」,警界出身的侯友宜認為,校安問題一定要與警方合作,由政府早期預防、早期發現,給予家屬更多的關懷及輔導。

 

侯友宜強調,校園安全檢查在現行規範確實有漏洞,並舉教育部針對老師檢查私有物的規範為例,指出目前除了有合理懷疑持有毒品或槍砲刀械才能檢查,且需有2位家長委員陪同全程錄影;雖然是尊重孩子隱私、保護孩子安全,但老師也因此難以執行。

 

侯友宜參考英國規定,指出一般情形下,只要學生在場、另一位老師見證,校長或老師就可以檢查;緊急情形下,老師則能直接檢查,家長委員會則能事後備查。侯友宜補充,除非特殊情況,不然應由同性別老師執行檢查;至於因合理管教孩童而涉訟的老師,政府也應成為後盾,給予法律協助。

 

侯友宜指出,黑幫侵入校園、吸引青少年犯罪趨勢嚴重,對於吸收未成年的幫派分子,不論主從,都應加重量刑,如此才能防止犯罪行為進入校園,且暴力、毒品、詐騙及幫派犯罪往往連動在一起,政府必須拿出更強硬的態度,向犯罪宣戰。

 

侯友宜認為,台灣現況是公權力遭到限縮,為避免「以假人權之名,行保護惡人之時」,面對本次憾事除了發揮同理心與關懷外,也應面對問題、解決困境,使其不再發生。

 

首圖由中央社提供(記者郭日曉攝)。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