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低薪族滿街跑!「水泥工」曝30年來「這觀念」業力引爆

高學歷低薪族滿街跑!「水泥工」曝30年來「這觀念」業力引爆


各式行業迎「缺工潮」,相關政策也引發不同的爭議與論戰。1名水泥工透露,自己30年前開始到工地當學徒,「當時的做工入門薪水不低,學徒的我一天實賺600元,而當時打工的時薪1小時約莫60元」,即便如此依然很少人願意投入。他認為,當時的時空背景告訴年輕人「要讀書、要有高學歷」,缺工的種子因此萌芽。

 

家傳泥作的「阿鴻師傅」在社群上指出,30年前,自己開始決定投入作工的時間點,應該就是「『缺工』時間軸的起點」,那個時期,在「聯考制度的末期,學校很明確的在班級上區分了『升學班』與『普通班』」,「升學班」是讓成績好的學生,往較好學涯發展,而「普通班」則是讓學生自由發展,尋找升學以外的人生道路。

 

 

阿鴻表示,自己當時選擇投入職場開始當學徒,1天含便當、飲料,能實賺600元,而打工時薪1小時則約莫60元,「雖然水泥學徒工作很累,但是至少我賺的錢比較多,況且我是有『學習一技之長』的職業!」

 

他在臉書粉絲專頁「水泥工」指出,隨著良好工作態度與能力進步,「日薪變成800元、再變成1000元」,連身旁友人見狀也覺得收入很不錯,「但還是沒有人要加入」。他認為,這是因為當時的時空教育背景,告訴年輕人要讀書、要有高學歷,總是說「做工很累,要想辦法拿筆、用頭腦賺錢,別用體力、勞力賺錢」,而缺工的種子,就在這個教育體制下種子。

 

貼文表示,到了30年後的今天,加上「少子化、人口老化」,「我們正在啃食『缺工』的果實」。但年輕一代「心心念念的高學歷終於拿到了,可是他們卻擺脫不了『低薪』的命運,社會新鮮人的起薪讓人咋舌,「一眼望去盡是高學歷又低薪、低成就的當下,真是讓人失望!」新鮮人找不到理想行業只能「失業」,但大環境卻是「缺工潮」,十分矛盾。

 

阿鴻表示,缺工的行業,以他自身而言,只能「調高學徒薪水、調高師傅薪水、調高自己的施工金額」,讓其不再「低薪」,自己創造水泥工的價值。

 

該篇貼文發表後,引來許多網友贊同,認為該情形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老一輩的人苦過了就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做工,認為用頭腦賺錢比較不會那麼累卻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頭腦賺錢,長期下來缺工潮就產生了」、「台灣長期以來對職業有歧視,導致今日結果。但企業政府其實沒差因為有取之不盡的移工可以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業力循環」。

 

不過,也有人指出,其實許多「失業的人是不缺錢的人。他們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不願意虧待自己,將就做一個自己不開心的工作」,因此若是薪水的調升不足以讓「失業族群」滿足到願意投入作工,缺工問題仍然無法由國內勞力填滿,而透過「調升」找到的員工,也依然有能力斷層的隱憂。

 

首圖由本報合成。擷取自水泥工臉書粉絲專頁。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微調。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