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鵝開講/台灣交通怎解?柳采葳:追求交通安全需有共識

老鵝開講/台灣交通怎解?柳采葳:追求交通安全需有共識


台灣「行人地獄」稱號已經行之有年,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數達3,000人,如何改變台灣「以車為本」的現況業成為相關團體關注的焦點。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認為,台灣交通其實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最佳例子,除了民眾必須在交通安全取得共識,相關法規、硬體也得通盤檢討。

 

網路節目《老鵝開講》13日邀請到國民黨、民眾黨及時代力量代表探討台灣交通問題。對於台灣交通遲遲無法改善的情況.柳采葳認為,台灣交通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大家都知道行人安全很重要,但是不是只有在走路時才重視行人安全,坐上車當駕駛後又抱怨行人道太寬,要改變現在的交通問題台灣人就必須有一個具體共識,也得明白追求行人安全就必有犧牲。

 

 

柳采葳以高雄輕軌為例,指當時在建設時,就有許多社團抱怨輕軌占用原有道路空間,但輕軌就是大眾交通運輸,對行人安全是有所改善的,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儘管大家都認同行人安全重要,可是實際在觀念可能還並未達到真正的人本主義。

 

而在後天失調方面,包含法規及硬體層面都必須通盤檢討,柳采葳指出,像是台灣原本的道路設計就是採「車本主義」,以已經比較為重視行人安全的台北為例,許多人行道都採標線型人行道,就是因為設計道路之初並未將人行道路納入考量,同時法規上權責也相當不明確,強調應有專責機構、專法來規範道路問題,才不會讓「重視行人安全」討論淪為空談。

 

(首圖來源:擷取自 老天鵝娛樂 YT)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