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產毒菌種仍未進入台灣食物鏈 專家:當務之急是別讓它落地生根

估產毒菌種仍未進入台灣食物鏈 專家:當務之急是別讓它落地生根


寶林茶室A13爆出食物中毒案,累計至今已有18例通報,造成2死、6住院,昨晚間衛福部也公布最新進度,在1名死者檢體中檢出「米酵菌酸」,成為台灣首例。對此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因目前全台只有寶林傳出,推測產生毒素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應該尚未進入台灣食物生態,但該菌生長環境普通、容易落地生根,當務之急是盡速找到源頭控制,不要擴及本土。

 

寶林茶室近期傳出多起疑食物中毒案,在28日台大法醫研究所對死者司法檢驗後,衛福部晚間也召開記者會,公布在一名死者檢體中檢出「米酵菌酸」,成為全台首例。對於驗出米酵菌酸的象徵意義,何美鄉今受訪時表示,米酵菌酸中毒過去相當少見、文獻上也有限,只有在少數幾國發生過,中國算是近年來發生最多、研究也最多的國家。

 

何美鄉表示,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產生,既然米酵菌酸存在,就必須找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來源,由於毒素並未在其他地方出現,目前應可以確定該菌來源就是存在寶林廚房中,後續就得尋找究竟是哪項食材導致。

 

但何美鄉強調,唐菖蒲伯克氏菌畢竟是植物的菌、並非人類的菌,在20幾度到32度的室溫潮濕環境中就很容易落地生根,以中國為例,有廣州研究員就曾在市面上收集了300食物樣本,並在培養後於其中3樣本內發現菌種跟毒素,顯示該菌在中國已落地生根。

 

 

從目前僅有寶林傳出來看,何美鄉評估,該菌目前應還沒進入台灣食物生態,希望後續找到的是進口食物而非台灣自產,因「有菌種才會孳生」,疫調必須將食物一樣一樣去培養來加以釐清來源,目標就是盡速將菌種控制在可控範圍內,勿擴散到台灣植物、食物鏈與生態內,這是最重要的。

 

何美鄉也提醒,儘管她曾提出有「人為惡意破壞」可能,但任何事件發生時都是以常理方式去做疫調,待疫調無法解釋時才會往人為方向走,強調台灣是文明國家有「無罪推定原則」,這時候是沒有人犯罪的,但寶林茶室沒有買營業保險確實已經違反食品法規定。
 

對於若真進到食物鏈該如何因應,何美鄉表示,屆時可能就會像黃麴毒素那樣,需要設立許多關卡來防範食物內沒有問題,但也坦言「它是蠻難確定的」。至於外界對粿條、河粉的憂慮,何美鄉表示,目前全台灣就只有寶林傳出,大家先不用緊張,已請寶林供應商暫停出貨等待釐清,若是真的愛吃也可以等兩天無妨,但不需要到恐慌。

 

(首圖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