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協會員大會稱國家隊打不好要懲處 職籃工會反擊

籃協會員大會稱國家隊打不好要懲處 職籃工會反擊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第13屆第3次會員大會日前在彰化縣議會召開,會中籃協針對顧問年薪百萬、國家隊獎懲以及中華隊長期組訓、歸化等等議題做出回應,不過卻有代表發言稱「國家隊依表現懲處」、「工會協助保險疑似為求退佣」等說法;對此,職籃工會發出聲明表達遺憾與不能認同。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指出,籃協常務監事郭俊仁在大會上表示,「憑良心講,穿上中華隊隊服就是國家隊榮譽,要出場費或是獎金,我也跟球員工會代表、還有球員代表說,那可以,站在企業的立場,你要用商業價值來看,我們就用商業價值來談。」    


郭俊仁續指,「你要有獎勵,是不是也要有獎懲制度?如果你出場替國家打了兩個禮拜的比賽,假設你認定價值可能是100萬,如果打不到成績呢?你敢不敢簽這個成績?你不要什麼事情先談你的利益嘛,你有沒有辦法說你沒達到的時候,丟了臉的時候,你怎麼處理?沒有人可以回答我這個問題。」


保險部分,郭俊仁解釋,籃協基於保護球員的立場,仍有幫球員保險,但職籃工會想要直接找保險公司談,會有「退佣」疑慮,籃協拿的是國家的經費,沒人能承擔這樣的法律責任。


職籃工會則發出回應澄清,對於「國家隊依表現懲處」、「工會協助保險疑似為求退佣」等說說法,職籃工會向各界表達對前述言論的高度遺憾與不能認同。


針對出場費制度,職籃工會說,本會倡議訴求,一直都為「訂定參賽協議、確保後勤保障」,像是日前引發輿論的暫時失能險及相關後勤規格等,而關於出場費制度,本會亦多次表達並非相關討論的優先事項,對照報載內容中的籃協代表發言,過分強調出場費、意欲將現役選手形塑成貪圖私利者,甚至衍生勝負應與獎懲連動說法,本會實難認同。


至於「保險退佣」,職籃工會解釋,「主動協助」籃協釐清投保相關流程與知識是基於團隊已具備與中職聯盟與保險公司的合作經驗,而與棒協、中職聯盟及體育署等眾多單位合作,從未聽聞任何單位提及「退佣」指控。「相關含沙射影之說法不僅瓦解本會與籃協重建互信的可能,亦嚴重傷害相關保險公司長期支持國內運動員辦理保險的用心。」


另外,職籃工會呼籲,期盼籃協亦能盡快針對11月的亞洲盃資格賽第二階段的選手參賽權益問題進行討論,因國家隊從菲律賓返國已有月餘,至今仍未接到中華籃協關於參賽協議討論的訊息。


(圖片來源:小飛人 劉錚/Facebook)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