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蜱蟲病」人傳人首例 20多歲男醫生遭患者感染

日本現「蜱蟲病」人傳人首例 20多歲男醫生遭患者感染


日本國內傳出首次發現俗稱「蜱蟲病」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人傳人病例,一名20多歲男醫生在接觸90歲患者11天後,出現發燒症狀並確診是SFTS,所幸後續症狀有所好轉,目前已經康復。

 

據了解,SFTS是一種新興急性傳染病,是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病毒(SFTSV)感染導致,於2009年首度於中國發現,後續在中國、日本、南韓也都有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出現,而台灣在2019年首度出現病例後,也在隔年將SFTS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NIID)指出,此次案例發生在2023年4月,當時一名90多歲男病患因厭食、發燒、行動困難前往醫院急診,而診察的20多歲男醫生A只戴口罩,並未戴手套就替患者進行身體檢查,但也並未直接接觸到患者的體液。

 

經過血液檢查後,90多歲男病患被發現患有SFTS而緊急入院,由另名醫師接手,但最終因症狀惡化仍在3天後死亡。隨後由20多歲的男醫生A替患者拔除中心静脈並進行縫合,過程中全程穿戴口罩、手術服及手套,但並未戴上護目鏡。

 

在首次接觸患者11天、患者死亡9天後,男醫生也出現發燒、頭痛症狀,隨後出現關節痛、下痢、食慾不振、乾咳等症狀,5天後接受檢查確診SFTS,所幸後續症狀已逐漸改善,而經血檢確認,2人體內的病毒是同一基因,從而確定是日本國內首例SFTS人傳人感染。

 

由於其他接觸患者的醫療人員並未傳出SFTS感染的情況,研究所建議,為了預防人傳人感染案例再度出現,必須徹底執行防範措施,特別是像應對此案中的重症患者,在執行止血、侵入性手術等可能接觸血液場合,必須提醒醫護戴上護目鏡等裝備來預防感染。

 

 

根據根據疾管署的資訊,SFTS主要是經由蜱蟲叮咬感染,患者發病初期多有發燒、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等特徵,少數重症患者可能多重器官衰竭或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致死率約5~15%,從中日韓等流行病學資料來看,罹病者多為從事農作工作或年老族群。

 

(首圖來源:Pixabay/Catkin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