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鹿」出沒!狂鹿症襲捲全美爆現蹤亞洲 專家憂:病毒恐傳人

「殭屍鹿」出沒!狂鹿症襲捲全美爆現蹤亞洲 專家憂:病毒恐傳人


主要位於美國懷俄明州的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首度出現「狂鹿症」個案。該疾病會使鹿行為如「殭屍」,且目前無治療、預防方法,染病鹿最終也難逃一死。狂鹿症歷史悠久,美國、加拿大、韓國、北歐等皆有零星案例。雖然人類可能也有染病風險,但需耗費多年才能確認是否影響。

 

外媒報導,黃石公園管理人員證實,陳屍黃石湖周遭的1頭成年騾鹿患有「鹿慢性消耗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俗稱「狂鹿症」,為園內首起狂鹿病例。

 

狂鹿症早在1980年代就已於懷俄明州蔓延,目前該州10%至15%的騾鹿皆被感染;鹿、麋鹿、馴鹿和騾鹿都可能感染狂鹿症,患病會使腦部「普利昂蛋白」(PrP)異常堆積、腦中形成海綿狀空洞,使鹿隻頭部顫抖、耳朵下垂、過度分泌唾液、走路不穩等,如同殭屍。

 

狂鹿症通常透過體液及廢棄物傳播,包括唾液、尿液、糞便,及屍體。此外,動物也可能經由飼料、牧場等處感染,且目前無疫苗或治療方法。該病會導致鹿隻體重減輕、頻繁喝水及排尿,最終死亡;部分案例在感染1年後才出現症狀,且有些還未完全表現病癥就死亡。

 

目前,狂鹿症仍在世界各地出現,截至今年10月,美國31個州、加拿大2省、南韓與歐洲地區都發現狂鹿案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將與其他機構合作,確定風險最高的地區並加強監測與檢測,黃石公園目前也正在修訂計畫。

 

有研究指出,該疾病對食用染病動物或接觸其大腦或體液的某些「靈長類動物」有風險。美國過去報告曾指出「這些研究引發人們對感染風險感到擔憂」。

 

WHO自1997年以來持續建議,防止普利昂疾病病原體進入人類食物鏈,目前WHO仍在研究,人類的「普利昂疾病」發病率,是否與接觸染病動物或其肉類有關,預計仍需耗費多年才可確認這類疾病對人類的影響。

 

首圖為騾鹿。擷取自Veronika_Andrews / Pixabay。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