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傷害就診609人次超越去年同期 國健署呼籲保持「涼、補、心」

熱傷害就診609人次超越去年同期 國健署呼籲保持「涼、補、心」


近日來天氣炎熱,且因太平洋高壓逐漸加強,將會持續悶熱下去,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今年6月截至27日止,熱傷害就診總計609人次,已遠遠超過去年整個六月的人次,國民健康署也示警,高溫溼熱環境容易引起脫水或熱傷害,提醒民眾記得保持涼爽、補充水分並隨時留意氣象署所發布的高溫警訊。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統計,今年6月截至6月27日,累計609人次因熱傷害就診,已經比去年整個6月的517人次還多。


在高溫濕熱的環境下,當水分補充不足,加上人體的水分流失,可能會引起脫水或熱傷害,近日衛福部也提醒嬰幼兒、長者、戶外工作者及患有慢性疾病者等族群,千萬要穿著涼爽的衣服材質,待在通風處,每工作一段時間,適度休息,定時定量補充水分,切勿短時間內補充大量的冰水以及時時注意自身身體狀況。


國民健康署表示熱傷害口訣謹記「涼、補、心」,並提供預防熱傷害的三種方式:

一、保持涼爽:穿著寬鬆、涼爽的淺色衣服,並適時開窗通風搭配電風扇,促使市內空氣流通,若需要開冷氣涼一下,冷氣溫度建議設定在26-27度,並可搭配電風扇,達到室內降溫效果,亦可選擇有冷氣的公共場所,避免悶熱的環境。

二、補充水分:水分佔人體約70%,一般民眾應定時定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因為口渴時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也避免瞬間大量補充水分或冰水,造成身體不適,且不以酒精及含糖飲料取代。但經醫囑須限制飲水量者,應遵循醫師的建議。

三、隨時留心:留意中央氣象署所發布的氣象高溫警訊,儘量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或再晚一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曬措施,隨時留意自己身體狀況,如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務必迅速設法保持涼爽降低體溫、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不是冰水)或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嘔吐或意識持續不清,請立即就醫或請人協助撥打119,轉送至醫院。


(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