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聲望重挫!台灣民意基金會揭4大原因:流失近200萬人支持

賴清德聲望重挫!台灣民意基金會揭4大原因:流失近200萬人支持


總統賴清德520上任將屆滿1個月,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8)日公布最新「總統聲望」民調報告,4成8民眾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2成6不贊同,1成8人沒意見,8.3%不知道,不過,與上個月相比,贊同民眾竟減少了10個百分點。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賴清德上任不到一個月便流失近200萬支持者,屬於總統就職以來的嚴重警訊。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詢問「一般說來,到目前為止,您贊同或不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結果顯示,有19.6%非常贊同,28.6%還算贊同,16.1%不太贊同,9.5%一點也不贊同,17%沒意見,8.4%不知道、拒答

 

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中,4成8大致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2成6不贊同,1成8沒意見,8.3%不知道。游盈隆表示,賴清德上任第一個月,只獲不到半數人民的支持,同時因「總統職務表現不贊同率」(Presidential Job Disapproval Rating)為25.6%,仍維持在低檔,讓他此刻還倘佯在舒適圈,感覺不到立即的壓力

 

游盈隆指出,和上個月相比,可清楚發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方式的人大幅減少9.8個百分點,不贊同的人略增0.2個百分點。儘管贊同者比不贊同者多出22.6個百分點,但和上個月相比,已減少了10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巨大的、值得憂慮的轉變。游解釋,在台灣,一個百分點代表19.5萬人,10個百分點代表近200萬人;以此可知,賴清德上任不到一個月,流失近200萬人支持,是一個嚴重的警訊

 

總統賴清德聲望近兩次的比較。(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但游盈隆也說,前總統蔡英文也有過這樣的經驗,2016年5月蔡英文剛上任時,獲得69.9%超高民意支持,6月只流失了2.9個百分點,但7月卻重挫11.1個百分點,只剩55.9%。而蔡英文的第二任期,5月初獲得71.5%超高民意支持,但6月就重挫10.5個百分點,所以並非只有賴清德上任不久就重挫10個百分點。

 

台灣民意基金會進一步分析賴清德支持度下滑的原因,首先從「年齡層」進一步分析賴清德的總統聲望,根據民調結果顯示,20至24歲者,3成6贊同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3成不贊同;25至34歲,3成7贊同,2成8不贊同;35至44歲,5成1贊同,2成4不贊同;45至54歲,4成8贊同,3成不贊同;55至64歲,4成8贊同,3成2不贊同;65歲及以上,5成9贊同,1成6不贊同。游盈隆說明,年齡越長,對賴清德的支持度越高;反之,則支持度越低。

 

政黨支持傾向部分,根據民調,民進黨支持者中,8成6贊同,4.4%不贊同;國民黨支持者,1成6贊同,5成9不贊同;民眾黨支持者,2成3贊同,4成9不贊同;中性選民,3成贊同,2成3不贊同。另外,省籍族群部分,河洛人有5成4贊同,2成2不贊同;客家人有4成3贊同,2成9不贊同;外省族群則有2成4贊同,4成2不贊同。

 

最後,從6都16縣市看,台北市,4成9贊同,2成9不贊同;新北市,4成4贊同,2成6不贊同;桃園市,4成7贊同,2成7不贊同;台中市,5成1贊同,2成5不贊同;台南市,5成8贊同,1成5不贊同;高雄市,5成3贊同, 2成1不贊同;其他16縣市平均,4成六贊同,2成9不贊同。

 

游盈隆指出,根據年齡層、省籍族群、政黨及縣市支持傾向分析,比較賴清德5月與6月社會支持基礎的變異,即可看出賴清德社會支持基礎的流失是全面性與不同程度的,不僅遍及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中性選民,也遍及各年齡層及各省籍族群。不僅如此,賴清德社會支持基礎的流失,其實也遍及性別、教育程度、各行各業、與各地區。

 

賴清德總統聲望。(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近一個月賴清德社會支持基礎的流失主要原因至少有四:

 

首先是「內政問題難解」:近期在野黨主導的國會改革行動,造成朝野關係緊張、國會議事衝突頻傳、行政院提覆議案讓行政立法衝突浮上台面、政黨紛紛走上街頭訴諸群眾、政局動盪、人心不安。

 

其次為「議程設定失靈」:新總統剛上任,日理萬機,但沒有提出讓人民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動,欠缺議程設定能力(Agenda-setting power),迄未展現卓越國家領導能力,無法主導政治議程,反而任由藍白在野黨主導議題引領風潮。

 

第三,賴總統兼民進黨主席,必須同時處理國政與黨務,有時很難兩全,尤其在政黨惡鬥時。6月12日,當他在民進黨中央要求中常委捍衛黨的立場,鼓勵黨下鄉宣講時,他是民進黨主席,他是政黨領袖,看在人民眼中,自然會疏離許多原本有意挺他的在野黨支持者和中性選民。

 

第四,新內閣剛上路,即遇上國會改革風暴,尚無亮麗表現。再加上若干部會狀況不少,屢成媒體議論焦點,如內政部、經濟部、海委會等。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4年6月 11至13日3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70人,市話750人,手機320人;抽樣誤差在 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

 

(圖片來源:中央社提供)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