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擬推「紅毛猩猩外交」引反對聲浪!保育人士批:被當作政治玩物

大馬擬推「紅毛猩猩外交」引反對聲浪!保育人士批:被當作政治玩物


馬來西亞上月宣布一項新計畫,計畫擬仿中國「熊貓外交」,向購買其棕櫚油的國家「贈送紅毛猩猩」,以展示對生物多樣性的承諾,不過,這項計劃卻引起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和環保組織的嚴厲批評。保育人士投書媒體批評,這種殘酷作法對紅毛猩猩沒有任何好處,不應利用動物作為外交棋子,各國應以不傷害動物和危及動物生命的情況下建立聯繫並促進國際關係。

 

根據外媒報導,在吉隆坡市郊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馬來西亞種植園和商品部長宣佈了「猩猩外交」的計畫,旨在仿效中國的「熊貓外交」模式。根據這個計劃,馬來西亞將贈送紅毛猩猩給一些最大的貿易夥伴,作為外交和貿易關係的一種象徵性姿態

 

然而,這一計劃受到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的嚴厲批評。他們控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業的擴張,是導致紅毛猩猩棲息地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種植棕櫚,森林被大量砍伐,這對瀕危紅毛猩猩的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

 

而動物權團體「善待動物組織」(PETA)高級副主席貝克(Jason Baker)近期以「保育重於動物外交(Prioritise conservation over animal diplomacy)」撰文投書大馬媒「太陽報」(theSun)。

 

貝克投書表示,各國一直把動物作為外交禮物,19世紀,埃及向歐洲國家贈送了3隻長頸鹿以示善意;泰國長期以來一直從事「大象外交」,而中國現代的「熊貓外交」目的在促進良好的國際關係和貿易,這對熊貓來說卻只能窮其一生被關在籠子裡,雌性熊貓被迫反覆進行侵入性的人工授精和強迫懷孕,只能看著寶寶死亡或遭到帶走。

 

貝克指出,最近有消息稱,馬來西亞最近可能也採用這種殘酷做法,把紅毛猩猩送給購買棕櫚油的國家,再度引發關於藉動物作為國際關係工具的嚴重問題;馬來西亞不應將動物用作外交棋子,而應優先考慮合作打擊國際野生動物販運,並投入資源保護棲息地

 

紅毛猩猩是高智能的動物,且具表演天賦,為天生的逗笑開心果。(圖擷取自新竹市立動物園官網)

 

貝克說,紅毛猩猩是大馬與印尼的本土物種,隨著棲息地不斷消失等影響正瀕臨滅絕,這些聰明且有感知能力的動物面臨著黯淡的未來,「紅毛猩猩如果被當作政治玩物,被迫從熟悉環境中離開或與族群分離,這對紅毛猩猩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貝克嘆,聽說馬來西亞正在考慮贈送猩猩,令人心碎,如果沒有自然飲食和社交豐富,它們將注定要終生被監禁。令人震驚的是,更多溫和的動物可能被剝奪了對它們有意義和重要的一切,包括覓食和自由散步等。

 

貝克表示,紅毛猩猩是聰明的社會個體,能夠透過複雜手勢進行交流,能與家人和朋友建立了密切的聯繫,與他人產生共鳴,玩耍時大笑,並表現出自我意識的跡象,「大馬應善待這種有感知能力的動物,不應傷害他們並置於危險之中,或作為貿易籌碼促進國際關係」。

 

目前,馬來西亞政府尚未對這些批評作出回應,而該計劃的未來也還存在著不確定性。

 

根據新竹市立動物園官網資料顯示,紅毛猩猩在馬來語、印尼語中叫做「森林裡的人」,因為牠們的臉部表情,行為和人類都很相似,靜靜坐在樹林裡時,就像一個沉思的人。一般成熟的雄性紅毛猩猩體型比雌性大,臉頰兩側及眼睛上方會長出大塊肉瘤般的贅肉。牠們每天晚上以樹枝樹葉為材料築巢,5分鐘即可完成。

 

不過,近年來,平均有人類4至5歲智商的紅毛猩猩因為原棲地熱帶雨林遭受人為的破壞,數量逐漸減少,已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首圖為示意圖:擷取自新竹市立動物園官網)

近年來,紅毛猩猩因為原棲地熱帶雨林遭受人為的破壞,數量逐漸減少,已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圖擷取自新竹市立動物園官網)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