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發生跳電常是「小動物誤觸」 台電強調不是缺電:停電了比誰都急

指發生跳電常是「小動物誤觸」 台電強調不是缺電:停電了比誰都急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談及電力問題,表示家裡沒電的原因絕大因素是因為跳電,至今也還沒發生缺電後的大斷電,台灣電力公司也於昨(3)日晚間在臉書粉專上澄清,不少跳電事件確實是小動物誤觸所致,直言「停電了,台電比誰都急」。

 

對於常常看到小動物待在電桿上都沒事,為何還會有小動物引發跳電的新聞?甚至認為是不是真的缺電?台電在臉書上表示,電力的傳送,是從發電端的發電廠,經過翻山越嶺的輸電線,再透過變電所、變壓器逐步降壓,才能將電力送到台灣每一個角落。

 

台電說,這麼多的電力設備,難免會被小動物誤觸,但短時間局部的停電修復後,就可以恢復供電,這種情況各國皆然,並強調「區域事故停電和缺電無關」。 

 

台電指出,偶發性的區域跳電常為小動物誤觸所致,並非缺電。(中央社提供)

 

台電指出,小動物在電桿上是否引發跳電,與其站的位置有關係。若小動物站在無電位差處,風險較低;但若是同時接觸有電跟無電處,或不同電壓處,風險則高。 

 

台電解釋,一般情況下,小鳥兩腳站在同一條電線上,兩者電壓一樣高,不會產生電位差,就不會有電流形成迴路,小鳥不會變成「鳥仔巴」。但電桿上的設備很多,全台約有300多萬根,當小動物在上面活動時,可能不小心誤觸電桿設備裸露處,如果同時接觸到有電跟無電處或不同電壓處,就會產生電位差導致小動物感電,進而造成電桿或設備損毀,線路也會啟動保護動作而跳脫,引發周遭部分用戶停電。 

 

台電表示,為了減少小動物感電、爬上電桿,並減少鳥類在電桿築巢,台電致力推動防治工作,包含推動線路設備被覆化、加設防松鼠攀爬裝置/防鼠網、加裝驅鳥器/反光貼紙/清除鳥巢。根據統計,小動物誤觸停電事故已從2015年的3169件,減少到2023年僅有1077件,降低了有2千件之多。

 

經濟部日前也於臉書上表示,如果每一則小動物造成的停電事故都有媒體報導,那麼2012年時,平均每天會有超過7則不同的事故新聞。全國有43萬公里的配電線路以及300萬根電線桿,不斷的改善也難免還是會有事故發生,台電會用最大的力量,去確保供電的穩定,也希望社會大眾給予台電對等的支持與鼓勵。

 

 

(圖片來源:中央社提供)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