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管猴」有反社會人格?加拿大研究:比起「自戀」更愛嚇別人

「改管猴」有反社會人格?加拿大研究:比起「自戀」更愛嚇別人


部分族群喜歡追求「改管」放大引擎聲,但巨大噪音卻會造成許多用路人或周邊住宅、店家的困擾。加拿大研究指出,這類改管愛好者除了單純不在意他人感受,也具有較強的反社會人格傾向。

 

《CBC》報導指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的心理學教授謝默(Julie Aitken Schermer)研究團隊針對529名平均18歲的學生進行調查,包含289名男性、234名女性及6名性別認同為「其他」的受訪者。

 

謝默指出,進行心理測驗前,原推測這些族群是享受他人助視的目光,因此行為與「自戀」較為相關,沒想到測驗結果卻是偏向虐待狂、精神病態。

 

調查結果發現,這類族群追求噪音時,不在意他人感受,甚至還可能因為看見行人、駕駛、動物受到驚嚇,因而獲得快感。謝默表示,這些人具有反社會人格傾向,「符合精神病態樣貌」。

 

研究同時顯示,相較年輕女性的測驗結果,有較多年輕男性希望擁有引擎聲音大的車輛,該族群認為汽車發出噪音「很酷」,因此也更願意花錢改車,讓汽車發出更大的聲音。

 

謝默提到,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政府調整政策,因為精神病態、虐待狂傾向族群不在乎對他人是否造成傷害,因此教育宣導為主的軟性策略可能無效,需要強制依法取締,才能減緩並改善一般用路人的負擔。

 

對此,部分改車者反駁,這是「刻板印象」;要求人不要改車,是「某人希望你服從社會的方法之一」,且改車愛好者中,不乏年長男子,還會協助慈善募捐。

 

謝默回應,研究族群以平均18歲的年輕人為主,因此本就不可混為一談。

 

首圖為示意圖,擷取自Oscar Sutton Unsplash。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