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愛媛破獲30年來首起製毒案 台男赴日製毒形容「像打工」

日本愛媛破獲30年來首起製毒案  台男赴日製毒形容「像打工」


日本愛媛縣警方去年破獲一起製毒案,是當地自1990年有紀錄以來首起製毒案件,涉案者包含2名台籍男子,在犯罪集團仲介下屢次赴日製毒。其中1名涉案台男被宣判7年有期徒刑,他後悔表示自己就像「打工」一樣接受了製毒的教程,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社會危害非常抱歉。

 

《讀賣新聞》報導,這起製毒案是日本警方在2023年5月所偵破,在今年3月中旬於當地法院審判後,案件細節也浮出檯面。審判長渡邊一昭表示,這是一起有多名涉案人、關係人參與的組織性惡性犯罪,由於明顯違反《毒品取締法》,審酌後判處其中一名43歲台男7年有期徒刑,併科罰金250萬日圓(約51萬台幣)。

 

判決書指出,該名涉案的43歲台男在去年5月與74歲前日本黑幫份子共謀,在愛媛縣松山市一間空屋製造安非他命。他在2022至2023年間4度往返日本,總計約待了130多天,每趟的最低報酬至少有2萬台幣,製毒期間的交通費、餐飲費也全由犯罪集團包辦。

 

涉案台籍男子表示,自己並沒有任何藥物與化學專業知識,但形容製毒就像「做蛋糕」一樣,只要知道原料比例、順序及加熱時間,誰都可以做到。他透露在宛如「打工」被教導如何製毒後,自己回台時還會到圖書館查詢化學教科書和論文來鑽研。

 

台男表示,他曾向指揮製毒的台籍上層「次郎」坦言想退出,但卻遭對方以「你不製作回不了國」、「周圍都是黑道份子」言論威脅,他只好繼續替犯罪集團賣命。日檢警認為,這起事件是日本組織與台灣黑幫的合作犯罪,台黑幫份子「次郎」與日本前黑幫份子共謀後,找來台籍男子來日製作,並由其他日本團夥提供原料,原定在一所廢棄校舍製毒,但後來遭校舍管理業者發現,才搬遷到此次被抓獲的松山市空屋。

 

此次查緝共查扣100克安毒,約等於1000至3000次用量,市價達到638萬日圓(約128萬台幣),推測仍有其他製造的毒品已被犯罪集團回收。涉案台男坦言,相關毒品很可能已經流通至社會上,對於給日本社會帶來的惡劣循環影響感到非常抱歉」.目前對於共犯的審判仍在進行中,事件的全貌將至後續才能釐清。

 

(首圖來源:pakutaso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