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7.2強震/南方澳漁港「急速海退」拉走漁船 2情況需立即往高處避難

花蓮7.2強震/南方澳漁港「急速海退」拉走漁船 2情況需立即往高處避難


台灣花蓮近海今(3)日上午7時58分發生規模7.2地震,全台搖晃有感,且大小餘震不斷,各地紛紛傳出災情,氣象署也發布海嘯警報1級,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有一名網友就在臉書社團貼出南方澳漁港海水快速退潮的影片,連停泊的船隻都被湍急的水流拉走,疑似出現海嘯前兆。

 

海嘯警報(近海)解除:根據中央氣象署潮位站觀測,海嘯波浪已經陸續抵達沿岸,經研判海嘯的威脅解除,故解除海嘯警報。

 

今日上午7時58分發生規模7.2強震,屬於淺層地震,且後續餘震已經發生將近30次,隨後氣象署也針對沿海地區發布海嘯警報1級,根據氣象署資料,1級警報海嘯預估波高低於1公尺,通常無災害,不過還是提醒沿海地區民眾提高警覺嚴加防範,注意海浪突然湧升所造成的危害。

 

根據民眾貼出的影片畫面顯示,可以看到宜蘭南方澳漁港出現海退現象,港內的海水急速回流,速度快到將停在漁港內的漁船都一併往大海方向移動,疑似出現海嘯前兆,相當駭人。讓底下網友留言,「海浪退的越後面,下次打上來的浪就越大 海嘯注意」、「記得如果發現不對勁要往高處跑!」、「快離開,海退完就是大浪來」。

 

海嘯災前災後注意事項

 

根據桃園防災教育館網站「海嘯避難注意事項」指出,關於「災前警訊」海嘯發生前通常會伴隨大地震,若位處於危險海域附近應準備撤離。若發現海水快速後退、露出海灘,或是發現遠處海浪有白色浪花向海岸來等現象,此為海嘯即將發生的徵兆,應立即前往高處避難

 

桃園防災教育館網站進一步指出,「災中應變」需攜帶水、食物等往高處逃離,最好是堅固的建築物或屋頂。若時間允許可先打開所有門窗,以減少海嘯對建築物的衝擊,若無法立即往高處移動時則應尋找任何固定物,如大樹、鋼筋等並緊緊抓牢。已經處在水中時則應避免受到大型漂浮物的碰撞。

 

關於「災後處理」桃園防災教育館網站說明,第一波海嘯發生後,不要立即返家或到漁港等水域,因為可能會有第二波海嘯的發生,請先等到警報解除為止再進行返家。

 

而根據新北市教育局網站「海嘯預防與演練」資料指出,一般海浪的時速約為90公里,而海嘯的時速卻可高達800公里,當海嘯真正侵襲陸地時,可能會出現2種情況:

 

第一、海水可能會越退越遠,露出平時被海水所覆蓋而不曾出現的海灘,也就是大退潮,且遠處海中會有白色浪沫的長浪向岸邊湧來。

 

第二、海浪可能會不斷湧上岸,而且不會退去,湧上岸的海水還會帶著大量泡沫。當遇到這些情況時必須立即往高處避難,或是找到堅固的高處,並確定自己不會被海水沖走。

 

(圖片來源:擷取自騎車環島趣臉書;圖為南方澳漁港海退將漁船拉走)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