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廣設「人民武裝部」 CNN:凸顯對社會衝突擔憂

中企廣設「人民武裝部」 CNN:凸顯對社會衝突擔憂


中國近年經濟成長放緩,數家外媒發現,中國企業近年又興起成立「人民武裝部」的風潮,統計光去年就有16家大型陸企成立,由於這是自毛澤東時代以來相當少見的情況,外媒分析,這種情況凸顯出北京當局對經濟衰退可能引起社會不安及潛在衝突的擔憂。

 

《CNN》《金融時報》指出,這些被稱為「人民武裝部」(PAFD)的單位由有正常工作的文職職員組成,但他們同時是中國解放軍的後備、輔助力量,從因應天災、協助維持社會秩序,到戰時提供支援等任務都能協助執行。

 

報導分析,這些部隊目前並不在中國境外活動,比起民兵組織更類似「美國國民警衛隊」,目前宣布成立的大多是中央、地方政府持有的國營企業,但其中也有例外;在去年12月,全球第五大乳製品生產商「伊利集團」就成為近代中國第一家成立人民武裝部的私企。

 

報導指出,民兵在毛澤東時代相當盛行,尤其是1950年代中美因台灣問題關係緊張之際,民兵人數一度達到2.2億人,但隨著毛澤東去世,中國開始將焦點轉向經濟成長而非政治鬥爭,民兵人數也銳減至2011年的800萬人,直到近年又再度出現在大型私企中。

 

對於國營企業陸續成立人民武裝部,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在10月記者會上表示,這是為了「加強國防建設」,但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研究員托馬斯(Neil Thomas)認為,企業民兵的回歸顯示這是在經濟成長趨緩、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等情況下,北京當局開始重視將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緊密結合,來幫助共產黨更有效平息抗議、罷工等社會騷動。

 

另一方面,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林和立則表示,中國企業民兵的出現帶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像毛澤東時期的那樣,反映出北京有意進一步加強對社會的控制,從長遠來看,領導人習近平也可能正在為入侵台灣做準備。

 

(首圖來源:Pixabay/PublicDomainPictures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