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爭議多!《人工生殖法》將修法 27日召開公聽會

代孕爭議多!《人工生殖法》將修法 27日召開公聽會


立法院將開議,各式議題引發民眾熱烈討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將在本月27日召開「人工生殖法修法議題」公聽會,針對代孕、開放未婚女性及女同性配偶人工生殖等議題,廣徵各界意見,作為日後修法之參考;民眾10日內皆可於直播貼文處直抒己見;目前以「代孕」為主的網路論戰持續進行。

 

支持方論點

 

「代孕合法化」向來被支持方解讀為「利他」、「公益」行為,認為開放後可幫助不孕及同性伴侶的下一代擁有「自己血脈」,並認為能藉此提高生育率。

 

支持方主張,此交易為「你情我願」的合意行為,僅需「配套措施完善」便能降低後續問題衍生。有些人更認為,代孕是女性身體自主權的一部份,因此會將代孕延伸為進步價值的一部分。

 

部分支持者以「性交易」為類比,指出即使未合法,在台灣仍有暗處進行的性產業,因此若是代孕入法,自然也能以制度規範或保護,或許一樣正在暗處進行的代孕產業及代孕者。

 

反對方論點

 

反對方認為,代孕背後代表著人權與倫理問題,懷孕各階段更會衍生出身心靈的傷害,恐引發代孕者及其周邊照護者意料外的負擔及崩潰。

 

反對方指出,目前檯面上擁有話語權的人,多為男性及社經地位較高的女性,因此會將代孕視為自身「規避風險」、「你情我願」的新選擇,卻忽略對於經濟弱勢的女性而言,恐成為剝削與迫害。反對方認為,代孕並非單純利他生殖或性別議題,而是以「公益」、「買賣」包裝,刻意模糊階級問題。

 

此外,代孕者在孕期及產後皆需面臨各式疑慮,包含代孕者孕期的言行舉止可能受到「情勒」管控;胎兒出生後有疾病問題;與委託人對胎兒的「想像」有所出入等,都可能造成糾紛及社會成本全民負擔。

 

而支持方主張的「完善配套措施」,則被反對方反駁概念過於空泛,且即使部分國家已通過架構更加完整「商業化代孕」相關法律,至今卻有一系列訴訟及爭議,「有形和無形成本都太高了」。

 

「人工生殖法修法議題」公聽會將在27日下午2時至5時舉行,目前地點尚未公布,不過公聽會也會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專頁直播,民眾可於公聽會起10日內透過留言功能,將意見整理至該則貼文下方。

 

首圖為示意圖,擷取自Devon Divine Unsplash。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微調。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