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肺」將釋放碳排?專家示警:亞馬遜2050年前恐崩潰

「地球之肺」將釋放碳排?專家示警:亞馬遜2050年前恐崩潰


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擁有地球上超過10%物種,且能儲存全球約20年所排的二氧化碳,不過研究顯示,亞馬遜雨林將可能因各式天災人禍,在2050年陷入大規模生態系崩潰,對鄰近地區和全世界帶來嚴重後果。

 

外媒報導指出,亞馬遜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地球上超過10%物種皆在雨林繁衍,且能儲存全球約20年的碳排,緩解全球暖化,幫助穩定全球氣候。

 

但亞馬遜卻面臨毀林、乾旱、森林大火和升溫的問題,逐漸削弱抵禦衝擊的能力。科學家示警,雨林的受損可能會引發「臨界點」到來,讓這個關鍵的生態系陷入不可逆的變化。

 

《自然》(Nature)期刊14日公開最新研究,一國際科學家團隊估計,至2050年前,10%至47%的亞馬遜雨林將處於個是天災人禍的壓力,導致大範圍的生態系變化,如停止吸收碳排,甚至釋放碳排等,導致全球劇烈暖化。

 

巴西佛洛里亞諾波里斯(Florianopolis)聖卡塔里納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Santa Catarina)的佛羅雷斯(Bernardo Flores)表示,大規模的臨界點正逼近中,且無論是地方或是整個系統,都可能比過往認知的時間點更加接近。

 

本次公開的研究是透過電腦模型,針對數千年變化的觀測和資料,繪製出亞馬遜生態系的複雜性,並確定問題的關鍵點。研究人員也分析全球暖化、年降雨量、乾季長度和毀林等因素的個別作用或共同作用,發現2050年前,亞馬遜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水資源問題。

 

首圖為示意圖。擷取自Brandon Frie Unsplash。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