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評鑑出爐!北部醫學中心達12家 新增北慈、雙和、​​新竹台大分院

醫學評鑑出爐!北部醫學中心達12家 新增北慈、雙和、​​新竹台大分院


睽違7年的醫院評鑑結果今(6)日出爐,由臺北區兩家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和北區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共3家增額評定。


台灣自1988年全面實施醫院評鑑,依不同規模,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分區每4年進行評鑑,上一次因疫情,臺北區及北區的醫學中心評鑑為7年前,在未能適當調整制度情形下,各醫院評鑑成績持續進步,差異逐漸縮小,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結果,由衛生福利部依據醫療法相關規定公告。


根據每200萬人口地區可設置1家醫學中心,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今天在記者會公布,112年度醫學中心醫院評鑑結果,臺北區(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現有8家醫學中心,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及部立雙和醫院。


對於臺北區新增2家醫學中心,薛瑞元表示,評定增額的2家醫院均在新北市,將有助於均衡新北市醫療資源;也說明這次申請醫學中心評鑑的臺北區11家醫院都具有醫學中心或準醫學中心資格,排序7至10名成績接近,所以決定增額評定。


薛瑞元說明,以111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推估,台北區新增2家醫學中心支出約為1億6000萬點,占分區總點數0.09%;北區新增1家醫學中心支出約為5600萬點,占分區總點數0.07%,評估對健保財務影響尚屬輕微。

現行臺北區醫學中心分別是台大、北榮、三總、馬偕(台北及淡水院區)、新光、國泰、萬芳、亞東,加上增額的台北慈濟、雙和2家,台北區醫學中心從8家達到10家。


北區部分(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則因人口數已近400萬,依人口成長之醫療需求,,由原本的長庚醫院(林口及台北院區),再新增新竹台大分院,醫學中心數量共有兩家。


醫學中心評鑑目的,是為了提升醫學中心服務品質,並使其配合政策發展。申請醫學中心評鑑的醫院,須先達到醫院評鑑優等、教學醫院評鑑合格、醫中任務指標審查合格的門檻,再依醫院評鑑成績占40%、教學醫院評鑑成績占20%、醫學中心任務指標審查成績占40%的比例,核算總成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