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義?陳智菡再談「倒閣」諷民進黨一黨獨大、一黨專政

自定義?陳智菡再談「倒閣」諷民進黨一黨獨大、一黨專政


民眾黨發言人陳智菡日前針對民眾黨八席立委主張國會改革一事突補充,行政院長若未經多數同意,未來恐有「倒閣」風險,引發兩派論戰。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解釋,修憲後,閣揆任命無須立院同意,也並非未同意就有「倒閣正當性」,關鍵還是在閣揆上任後的行徑是否足以讓立委發動「不信任投票」。陳智菡今(24)日於社群回應,民進黨部分立委習慣用非理性或「膝反射」的方式,用一黨獨大 、一黨專政的傲慢態度回應問題。

 

陳智菡強調,「倒閣權」是憲法增修條文明定「行政院要對立法院負責」。陳智菡認為,除了聚焦立院龍頭,總統也應思考提出適格適任,跨黨都能支持的專業人選作為閣揆,落實責任政治。

 

 

陳智菡舉例,準總統賴清德若堅持2025非核家園或其他無民意基礎的議法案,就可能引發在野發動不信任投票,導致行政院長受到倒閣風險。

 

陳智菡批評,民進黨不能再像過去這麼鴨霸,如果還沒認清自己是少數政府,還是用一黨獨大 、一黨專政的傲慢態度,只想做行政機關的橡皮圖章,也把人民賦予立委職權做小了。

 

事實上,陳所指的一黨獨大及一黨專政,應是指蔡政府時期的「完全執政」。一黨獨大的定義為一個國家的某政黨在民選制度下長期勝出,意指連續數次在國會中取得議席、贏得總統選舉,以總統直選開放後的台灣選舉結果,相較國民黨李登輝、馬英九時期,民進黨僅有蔡政府八年期間取得國會過半。

 

一黨專政則是指單一執政黨壟斷政治與軍權,如德國納粹、義大利法西斯,或現今北韓、中國等共產國家;國民黨1949年來台,經過戒嚴、白色恐怖時期等超過40年獨裁期間,也為一黨專政經典案例。

 

首圖擷取自陳智菡臉書粉絲專頁。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