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合約內容引各界質疑!中研院士陳培哲:應由公信力的第三方調查

高端合約內容引各界質疑!中研院士陳培哲:應由公信力的第三方調查


高端新冠疫苗從合約內容、簽約條件到緊急授權(EUA)過程,均引發社會質疑政府護航聲浪,選前各界要求政府公開合約,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在高端董事會同意下,16日公開58業合約內容。不過,各界對於高端仍有質疑,包括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以及曾為高端爭議退出國產疫苗審查委員會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他表示,疾管署身為利害關係人,公布的合約內容肯定是對自身有利,要「讓陽光照進政府的疫苗政策」,需要由具公信力的第三方調查後公布結果,才能解決民眾的疑慮,建議由選後組成的新國會進行調查。

 

民眾黨團:高端疫苗合約原本無保密條款 契約變更時間點太「湊巧」

 

首先,民眾黨團質疑,根據疾管署公布的採購合約顯示,疾管署於2021年5月28日與高端公司完成「110年國內COVID-19疫苗採購(案號CL110017)」 之合約簽署;但除了當初衛福部食藥署尚在召開專家會議確認所擬定療效評估方法合適性,當時對於國產疫苗療效評估標準根本尚未定案,就簽訂採購合約,根本先射箭再畫靶

 

民眾黨團質疑,根據昨日公布2021年5月28日簽訂的合約內容,並未存在保密條款,然而,高端卻於2021年5月30日發布之重訊第六點表示「依採購機關要求,合約其他細節不予公開」,衛福部應向國人說明當時為何要求不予公開,抑或高端涉嫌重訊不實。

 

民眾黨團也說,高端疫苗於2021年7月18日通過審查取得EUA,審查匆促的程度,是否為滿足合約所規定履約期限的要求,衛福部不應迴避社會質疑,僅想避重就輕帶過;此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合約,疾管署與高端在高端疫苗取得EUA後,旋即於2021年7月19日進行契約變更,新增「保密合約」,時間之「湊巧」,足證民進黨政府只有在迴避監督時,才會展現出如此高的「效率」。

 

賴士葆揭2疑點:合約尚未簽就屬機密?法院揭露機密資料前要預先通知提供者?

 

賴士葆16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高端合約第一條就寫到合約簽署日之前或之後資料都屬機密,然而合約都還沒簽,「資料就算機密?難道合約簽署之前就有不可告人的資料,所以連沒簽約之前的都不能公開?政府會不會對高端過度保護?」

 

另外,合約第二條第五款提及,必須向法院或主管機關要揭露機密資料時,要先通知對方,並且盡力縮小揭露範圍。賴士葆質疑,若遭受法院調查時還要先通報並且盡量隱匿,「這不是電影才會演出的情節嗎?法院或主管機關如果都要調查了,還得預先通知資料提供者?是為了串供還是銷毀資料,必須說清楚!之前法院調查高端炒股案時,是否有依照合約通知?」

 

賴士葆強調,高端多次延遲交貨,衛福部刻意包庇予以不罰或輕罰也被審計部抓出來重罰,衛福部絕對不可能發個新聞稿就想船過水無痕,必須針對以上2大疑點向社會說清楚講明白,否則很難洗清外界對於衛福部處處為高端護航、有圖利高端之嫌的疑慮。

 

 

徐巧芯批先射箭後畫靶:為趕在7月底前取得許可,8天內連闖2關

 

另外,徐巧芯也在臉書發文質疑,高端疫苗採購合約簽約日期是2021年5月28日,當時高端都還未取得製造許可,也沒有公開審查,就已經決定採購1劑881元,效果如何都不知道,就接受對方的喊價。且合約內載明只要在2021年7月31日前取得許可就能履約,結果還真的這麼巧,高端疫苗在8天內連闖2關,在7月18日通過EUA、7月25日衛福部宣布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已同意,將高端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施打計畫

 

徐巧芯表示,當時不知道政府到底在急什麼,現在公開合約才知道,原來是政府為了讓高端成功履約,大賺國庫40億,這也是為什麼民進黨立委2021年6月18日在立法院全數反對公開審查的原因,因為如果公開審查,就來不及在7月底闖關了。徐巧芯批評,凡事替廠商著想、把人民當成白老鼠的公部門,她還是第一次見識,這種先射箭後畫靶的合約,政府跟高端的超完美配合,難怪選前不敢公開。

 

徐巧芯表示,合約內載明只要在2021年7月31日前取得許可就能履約,結果高端疫苗在8天內連闖2關。(圖擷取自徐巧芯臉書)

 

陳培哲:無公信力、應由與執政黨抗衡的新國會調查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表示,對於政府選前遲不公布合約感到不解,對高端公司而言,疫苗產品停產,公布合約應沒有太大疑慮;政府如今願意公布合約,是邁向透明化的一小步,但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人民應該有知的權利,也不知道政府公開的合約內容到底有多少,對於疫苗採購相關討論過程,還有許多外界不了解的地方,包括經費使用、政策擬定等過程,應由可與執政黨抗衡的新國會來監督,發揮聽證調查權,從最初的決策開始,整個過程都要調查清楚,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免重蹈覆轍。

 

疾管署重申,檢方偵查相關案件共63案均以「查無不法」簽結,顯示政府並未規避監督或涉及任何不法情事。陳培哲表示,台灣司法、檢調公信力低,從全民可信度調查中可見一斑,民眾想要了解的內容,只有透過有權調閱相關文件,且不是由執政黨控制的國會進行調查,才是具有公信力的做法。不過這必須修法,讓國會有聽證調查權,已有新科立委提出相關想法。

 

(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