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批客委會超資拍「中壢事件」搞認知戰!楊長鎮駁:內容審查很不妥

藍營批客委會超資拍「中壢事件」搞認知戰!楊長鎮駁:內容審查很不妥


客家委員會將出資新台幣5700萬元拍攝電影《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用意為打造以中壢事件為背景之民主歷史電影。對此,國民黨團昨(9)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客委會除了違反「客家委員會補助製作客家意象電影作業要點」規定,每一部影片補助預算上限1000萬元之外,還拿公帑大搞認知作戰,替民進黨做大內宣獲取政黨利益,讓客委會淪為民進黨的文宣部,運用國家預算做民進黨中央的事。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羅廷瑋兩人昨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客委會淪為民進黨文宣部?拿公帑做民進黨要做的事!」記者會,質疑「客委會淪為民進黨文宣部」,以政府預算拍攝電影搞認知戰,批客委會未積極推動成立義民文化園區,且近來推出的「新禮貌運動」文宣短片,批判客家人最引以為傲的硬頸、勤勉精神,質疑「客委會就是這樣濫用公帑做文宣、用來洗客家人的腦?」

 

林思銘指出,根據審計部統計,客委會辦理政策和業務宣導有三大疏失,分別為「未標示機關名稱及廣告」、「未按季送立法院備查」、「未按季於主計總處、中央政府各主管機關宣導政策查詢平台網站專區公布」。

 

林思銘說,客委會補助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5500萬,利用公帑拍攝電影《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補助金額高於客委會「補助製作客家意象電影作業要點」的1000萬元上限,違反要點內容。林思銘表示,「電影的內容我們絕對可以理解,就是對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冷嘲熱諷,洗腦客家人討厭國民黨,這完全違背客委會補助客家電影的初衷。」

 

林思銘進一步指出,在客委會業務報告中提到,拍攝此片是要「打造以中壢事件為背景之民主歷史電影」,但在客委會所發出的新聞稿又改弦易轍說是「描述台灣人和韓國人的愛情故事」,讓大家了解「渴望自由、渴望掙脫束縛」。林思銘說,就算客委會真要補助「打造以中壢事件為背景之民主歷史電影」,好歹也要依規定補助,不是嗎?客委會根本就是違反法令的常業犯,審計部也已經認證

 

林思銘也要求客委會,正視客委會的職責,重視客家文化,做好客家文化的傳承,「不要一昧為了時代潮流就做一些與客家文化相違背的事,不要為了改變大家對客家人的印象就做一些自以為酷的影片,客委會就該以客家文化為榮!拿出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不做讓民進黨拿捏的魁儡。」

 

客委會主委:國民黨做內容審查不妥當

 

對此,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昨日中午在新竹縣吃粄條、力挺客家米食時受訪表示,《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是客委會透過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跟瀚草文創所合資投資的方式,投入5000萬。

 

楊長鎮指出,過去《茶金》是客委會跟公共電視基金會合作,客委會投資4000萬。這是因為公共傳播基金會可以營收,商業單位有市場的能力,客委會認為用這樣的方式對公共傳播基金會資金的巡迴有幫助,對於客語的推動也有幫助。

 

楊長鎮說,《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用中壢事件為背景,呈現的是在那樣的歷史場景下當時年輕人的苦悶和心裡的出路。故事的場景安排了1個韓國的僑生經歷過韓國光州事件,讓台、韓之間彼此有一些聯繫,這是為了打進韓國市場所做的考量

 

楊長鎮表示,中壢事件的場景在這部電影裡面並不是用正面表現,只是一個場景,這是展現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所走過的艱辛道路,而不是略而不談,國民黨團好像有點要做內容審查,他個人覺得不太妥當。

 

 

(圖片來源:擷取自林思銘臉書)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