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若當總統「對話大門永遠開啟」賴清德:台灣是希望與中國做朋友

稱若當總統「對話大門永遠開啟」賴清德:台灣是希望與中國做朋友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昨(30)日出席「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話」論壇表示,台灣有1、2百萬人在中國大陸發展,固然給中國帶來好處,也讓台灣企業發展獲利,因此台灣並不希望與中國為敵,而是希望與中國做朋友。

 

賴清德昨日下午出席「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活動。賴清德表示,明年當選後會延續總統蔡英文的「四大堅持」,並再推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而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充實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強化台灣的經濟安全與科技實力、建立與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建立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

 

賴清德說,台灣有1、2百萬人在中國大陸發展,固然給中國帶來好處,也讓台灣企業發展,因此台灣並不希望與中國為敵,而是希望與中國做朋友。他一直相信,繁榮的台灣可帶動進步的中國,穩定的中國可以帶來安全的台灣,「所以我當總統,對話的大門永遠都是開的,我願意在增進兩岸人民福祉的前提上面,跟中國進行各種合作,他碰到的困難,台灣願意予以協助」。

 

賴清德表示,他2014年曾經訪問中國大陸,當時在上海時提過,要用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這也是從政以來不變的主軸,未來當總統也不會變,但可惜現在中國設定很多前提,造成兩岸關係無法持續,這其實對中國也不利。

 

賴清德指出,中國一定要了解台灣民意的走向,不能要台灣接受無理的要求,台灣如果接受九二共識、開放服貿、大量陸生來台就業,台灣就能得到和平嗎?他說,「完全接受中國主張,不可能帶給台灣永遠的和平與安全。」

 

(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