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腦晶片」啟動人體實驗 徵四肢癱瘓者受試

馬斯克「腦晶片」啟動人體實驗 徵四肢癱瘓者受試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神經新創公司「Neuralink」,取得人體試驗批准。尋找四肢癱瘓的患者進行臨床試驗,2024年將開始為人腦植入晶片,並望能助患者與外界溝通。目前有大批志願者排隊;預計2030年要將手術擴大至超過2萬人。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今年批准大腦晶片人體臨床試驗之後,Neuralink於9月宣布招募癱瘓患者。醫師會切除病人一小塊頭骨,再由機器人植入硬幣大的晶片。Neuralink計畫明年為11人進行手術,並在2030年前擴及超過2.2萬人。目前,已以豬、猴等動物進行155次植入手術。

 

資深科技記者、馬斯克傳記作者阿什利·萬斯(Ashlee Vance)表示,醫師進行數小時的顱骨切除術後,由機器人花費約25分鐘植入設備及超薄陣列。該裝置取代被切除的顱骨,晶片則會使用數年,讀取並分析受測者的腦部活動與數據,再無線傳輸至電腦或平板。手術費用為1.05萬美元(約新台幣33.9萬元),並由保險公司支付4萬美元(約新台幣129萬元)。

 

Neuralink的晶片以運算力高、耗電量低及低溫運作為特點,避免燙傷腦細胞。此外,該晶片透過狀似棒球帽的裝置無線充電;每次充電可使用4小時。帽子設計能降低裝置存在感,貼近日常也不影響活動。

 

Neuralink開發「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蒐集及分析大腦訊號。目前正徵求因垂直脊椎傷害或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而四肢癱瘓者。透過機器人將BCI植入大腦前運動皮層的手旋鈕區域(該區域控制手掌、手腕和前臂),使患者能夠靠思想控制游標或鍵盤,目標是證明裝置能安全地從病人大腦的部位收集有用數據。

 

首圖擷自Neuralink官網。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