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鵝日報 | 病毒型腸胃炎增多!蒼藍鴿提醒:用餐前徹底濕洗手
2024/08/23 星期五

病毒型腸胃炎增多!蒼藍鴿提醒:用餐前徹底濕洗手

2024-08-06 02:44:51
分享:

近期大家都很關心奧運,但關心賽事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身體健康狀態。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提醒民眾,近期「病毒型腸胃炎」的人數增多,大家用餐前要徹底濕洗手,才能將感染機會降到最低。

 

昨(5日)YouTuber「蒼藍鴿」於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近期病毒性腸胃炎有增多的趨勢,「輕微者脹氣拉肚子、嚴重的話則上吐下瀉」。因此提醒民眾,如果身旁有人感染,建議大家用餐前徹底濕洗手,才能將感染機會降到最低。據疾管署的說明,「病毒型腸胃炎」是指由不同種類病毒引起的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

 

疾管署指出,有多種病毒可引起腸胃炎,包括諾羅病毒(Norovirus)、輪狀病毒(Rotavirus)、腺病毒(Adenovirus) 40型或41型、沙波病毒(Sapovirus) 及星狀病毒(Astrovirus)。而病毒型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通常感染後1至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至10天,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

 

此外,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食用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與病人分享食物、飲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等,皆可能受到感染。

 

防範方式有:

 

1..經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2.應避免生食生飲,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3.為預防疾病傳播,應澈底消毒被污染物體的表面、清洗被污染的衣物及床單、小心處理病患的糞便及嘔吐物,並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封面示意圖出處: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您可能感興趣

老鵝日報目前正在徵文中,我們希望好的文章能讓更多人看見!
誠摯歡迎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專線:02-23952180#529 | 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有新聞聯繫、廣告刊登、企業合作等聯絡,請洽曾先生02-23952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