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盼打造「無人機隊」!避開中國供應鏈成一大挑戰

台灣盼打造「無人機隊」!避開中國供應鏈成一大挑戰


俄烏戰爭中,烏克蘭軍隊透過大量無人機,偵查俄羅斯軍隊的行動並空投炸藥,助烏克蘭軍抵禦規模較大、裝備較精良的俄軍,國際肯定無人機重要性極高。《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23日報導,台灣正積極打造無人機隊強化國防國安,但小型無人機多是中國製,台灣須設法解決供應鏈挑戰。

 

《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灣目前正密切研究烏克蘭國防情勢,期盼借鏡烏克蘭的戰術強化國防國安,其中一項便是「無人機國家隊」。我國國防部回應,已擬議未來5年支出約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6億元),向民間採購約3200架無人機。

 

不過,國際間統計俄烏戰爭中,烏克蘭無人機的消耗量,指出每月至少得消耗約1萬架無人機,因此目前台灣向民間採購的數量仍遠遠不足實戰消耗量,如何在衝突前大量囤積並保護物資,成為焦點。

 

此外,俄烏戰爭中,烏克蘭大量依賴中國無人機巨擘「大疆創新」(DJI)的產品,並在烏克蘭迅速發展出組裝零件成無人機的產業,但台灣必須選擇其他供應商,避免無人機反而成為解放軍駭入國軍的破口。

 

媒體報導指出,台灣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說明,無人機的雲台系統結合光學鏡頭、熱感應器和穩定器,成為偵察無人機的核心,我國雖生產許多雲台組件,但成本考量下,多會送往中國組裝。

 

陳冠如提到,要在其他地方製造雲台系統十分困難,另一選擇是以色列,但日前也因以哈戰爭,當地庫存已大量消耗。

 

另家無人機製造商「智飛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黃重生說明,過往曾打算以澳洲製品取代中國製引擎,但成本卻高出20倍,因此勢必得將供應商轉為在地,經歷斡旋,最終在台北找到一間本地供應商。

 

從美國對台軍售上,也可看出美國對台灣無人機隊的關注,包含美國國務院日前批准,對台軍售千套無人機系統。

 

與此同時,台灣也在推展「反無人機」計畫,避免遭中國軍方偵查。

 

首圖為示意圖,擷取自Gautier Salles Unsplash。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