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防詐妙方」!曝光廣告業主身分 助消費者辨識

Meta「防詐妙方」!曝光廣告業主身分 助消費者辨識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在各平台、產業都不容忽視,包含投放造假廣告也是詐騙常見手段。為此,Meta台灣自6月起,為增加金融服務業的廣告透明度,要求業主須完成驗證程序,以便消費者可確認廣告業主的身分,降低後續受詐的可能性;Meta同時推出「反詐騙中心」,提升用戶防詐意識。

 

Meta指出,團隊透過AI及內容管理,過濾臉書、Instagram等平台內容,改善對應政策。6月起,Meta逐步要求鎖定台灣消費者的廣告業主,需要驗證廣告受益者及出資者,才可刊登任何金融商品、服務廣告。

 

Meta說明,若出資者與受益者相同,僅需驗證廣告受益者,這些出資的個人或組織名稱,會直接在廣告上被揭露,讓消費者可以確認廣告業主的身分,辨識是否冒名、造假等。

 

民眾使用相關應用程式時,若遇到相關廣告,就可以點選上方的出資者、受益者,以進一步了解對方的詳細資訊,判斷廣告的可信賴度。

 

此外,Meta推出「反詐騙中心」,協助大眾識別多元詐騙,並學習防詐技巧,以期提高用戶的防詐意識;在全方位防詐教育計畫中,便制定出推廣基礎教育、拓展廣度、加強深度3方向。

 

「反詐騙中心」為一站式指引,提供用戶防詐的工具及資訊,盼民眾可建立起防詐基礎概念,此外,Meta也廣推線上及實體活動,如投資防詐短片、防詐機器人聊天遊戲,或是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合作等。Meta也和台北市電腦公會、LINE合作,以便拓展民眾對詐騙的認知。

 

首圖為示意圖。擷取自Brett Jordan Unsplash。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