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歐美2至7倍」 北醫:暴露來源為食品包裝

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高歐美2至7倍」 北醫:暴露來源為食品包裝


國內先前食安問題連環爆,引起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國衛院與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合作研究發現,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含量高於許多先進國家2至7倍,但各國暴露種類不同,台灣以食品包裝為主,提醒民眾,外食族應避免使用塑膠袋或紙碗裝熱湯,食物應去除包裹的保鮮膜再微波,避免暴露在過多的塑化劑環境中。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與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中心在「世界食品安全日(6/7)」前夕舉辦食品安全記者會,盼喚起民眾關注生活周遭的潛在食安危害。

 

台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系副教授廖凱威表示,2011年國內發生塑化劑事件後,政府加強稽查食品添加物,該研究於2013至2016年,共蒐集年齡介於7至97歲全年齡的2千位民眾尿液,分析其中的磷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暴露濃度。

 

研究發現,塑化劑代謝物濃度高於許多其他先進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DEHP,部分代謝物濃度甚至是美加德的2到7倍

 

廖凱威指出,根據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發現,在國人體內,塑化劑DEHP和DBP因較其他國家來得高,共同點是「食品包裝」,推測可能暴露來源為「食品包裝」。他說,後續有其他研究針對婦女調查,有使用塑膠保鮮盒或保鮮膜者,體內暴露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高於未使用者。

 

廖凱威總結,國人塑化劑的暴露來源與塑膠使用較有相關,如不沾鍋塗層磨損卻捨不得換,或經常使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食物包裹保鮮膜微波等。他建議,塑膠不是不能用,而是應正確使用,留意盛裝食物的溫度、容器的完整度,以免暴露環境荷爾蒙

 

對於如何減少暴露內分泌干擾物質?北醫食品安全檢驗暨機能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蕭伊倫說,平時不使用有損傷的美耐皿餐具及不沾鍋塗層接觸食物,並減少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質餐具盛裝熱食,也建議民眾自備環保餐具,正確使用與食材接觸的容器與廚具、減少環境負荷。

 

(圖為示意圖:中央社提供)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