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行動成討伐黃國昌集會?他為未爭取足夠認同致歉:將持續推動改革

青鳥行動成討伐黃國昌集會?他為未爭取足夠認同致歉:將持續推動改革


立法院會昨日第4次處理《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完成三讀,並增訂《刑法》藐視國會罪,不過院外青鳥行動持續抗議。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今(29)日凌晨在臉書寫下長文,表示此次的國會改革幅度比當年民進黨所主張的還小得許多,對於當前過度傾向行政權的失衡,只稍微往正常民主國家權力分立的樣貌移動了一點點。他強調,自2008年參與街頭運動至今,從未忘記對台灣民主改革的承諾,「背棄運動、背棄改革的人,從來都不是我!」

 

黃國昌在文中指出,立法院通過三讀,他要對黨團同仁表達不盡的感激與無比的歉意,這一段時間以來,民眾黨團遭受了非常大的壓力,只要這幾天有到立院周遭晃過一圈,就會很清楚,這不是一場反對國會改革的集會,這更是一場「討伐黃國昌」的集會,部分人士出於對他的不諒解,民眾黨委員們承擔了更多已並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國會改革的一小步,是民主進程的一大步!」

 

黃國昌寫道,在台灣過去這20年極端兩極化的政治環境下,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民進黨力推、國民黨不願推動;前總統蔡英文全面執政時,民進黨忘了自己的承諾、也不願意有健全的國會來監督行政權。如今三黨不過半,歷史機遇讓他們完成了包括民進黨中的「哲學家」林濁水、以及2016之前的林佳龍、鄭麗君、蔡英文等人支持、想推動的國會聽證調查制度。

 

黃國昌指出,國會改革有2點重要的意義,一是看到了改變的可能,改革也許會遲到,但它絕對不會不到,未來台灣將更堅定地往民主改革的道路前進;二是相信民主、制度,無論藐視哪一個政治人物,都不應該藐視民主制度。

 

黃國昌進一步指出,此次的國會改革民眾黨團強調「推動國會聽證調查制度」與「強化人事同意權的審查」這兩個核心,若要讓台灣成為正常的國家,必須先有正常的國會,是可以比現狀再更有效地監督權力龐大行政部門的國會。

 

黃國昌說,2012年,他與許多學者應台灣智庫的拜託,為民進黨草擬國會改革法案,那一年,法案沒有通過,因為民進黨那時候是少數,失敗是很正常,但他完全沒有責怪民進黨;2016年,蔡英文與民進黨提出要建立國會聽證調查制度,當時他聽到這個承諾時,非常高興。

 

「結果呢?8年來,民進黨完全執政、國會過半,假裝沒有這件事。」黃國昌心寒的說,他為當年一起協助民進黨的夥伴感到非常的不平,大家不計酬勞地投入時間、精神幫你們寫法案,交到你們手上,就是希望你們可以認真努力的推動改革,結果你們換取到了政治職位後,徹底地忘記、甚至自己背棄過去承諾,用一堆似是而非的理由,掩飾自己跳票的事實。

 

黃國昌批評,民進黨令他心寒的遺忘,並不只如此,民進黨完全執政8年後,2008年承諾的集會遊行保障法、2012年反媒體壟斷法、2014年太陽花運動所承諾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長期以來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國會聽證調查制度通通沒有通過,「我要向全國人民負責任地報告,自從2008開始重新參與街頭運動到現在,一直以來,我從來沒有忘記自己對台灣民主改革的承諾。背棄運動、背棄改革的人,從來都不是我。」

 

文末,黃國昌表示,國會改革過去是多麽被全體不分黨派人民所共同支持,但此次作為總召,他未能爭取到更多的社會認同、無法與民眾進行更細緻的溝通,他必須檢討;他身為黨團召集人,在盡可能降低社會紛擾的狀況下,仍然必須向歷史交代的責任,對這一陣子以來,可能因為修法過程而造成的社會紛擾、對立,他要向全國的人民為自己努力不夠而致歉

 

黃國昌強調,民眾黨團要向所有國民表達,台灣人民共同追求國會改革、民主改革經過了30年,民眾黨團一定對歷史負責,會遵守道德價值與是非的底線,「這只是改革的第一哩路,接下來台灣民眾黨將繼續堅持推動改革法案,一步步把國家還給人民。」

 

(圖片來源:中央社提供)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