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起口罩令「全面解禁」!一票人喊:還是會繼續戴

5/19起口罩令「全面解禁」!一票人喊:還是會繼續戴


自新冠疫情以來,台灣一直有著「口罩令」,從公共空間強制配戴口罩,到全台僅剩醫療院所、醫事機構列「應佩戴口罩場所」,而昨(8日)疾病管制署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從5月19日起解除口罩禁令」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

 

調整說明如下:

 

◆民眾:

1.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2.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

3.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

 

◆醫療照護機構;

1.工作人員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

2.工作人員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

3.醫療照護機構應有適當的空調通風系統,且應依循廠商建議定期清潔、檢查、維護保養或更換系統相關耗材配件等,確保有效通風,維護室內空氣品質。

 

對此,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口罩令鬆綁的意思就是:你還是可以戴。像我戴了帥三倍,感染機率也小好幾成,一定是繼續戴的。」底下不少民眾也表示,「繼續戴+1」、「繼續戴+1,今天上班還有遇到確診跟疑似流感的呢!保護自己阿」、「習慣戴口罩,沒戴反而擔心遇上密閉空間有人咳嗽」、「我還是會戴,減少感冒機會」。

 

(封面圖片出處:Photo by Mika Baumeister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