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之女王》洪海仁應來台灣?「雲狀細胞瘤」原型僅3國臨床試驗

《淚之女王》洪海仁應來台灣?「雲狀細胞瘤」原型僅3國臨床試驗


話題韓劇《淚之女王》日前播出大結局,收視率為有線電視第3名,也超越《愛的迫降》成電視台「tvN」收視冠軍。結局描寫到女主角洪海仁(金智媛飾)因罹「雲狀細胞瘤」,最後與白賢祐(金秀賢飾)赴德國治療;長庚紀念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國珍發聲,該病應是「膠質細胞瘤」,在台灣就可以接受最新技術的治療,不用飛到德國。

 

《淚之女王》大結局讓罹患雲狀細胞瘤的女主角洪海仁赴德國治療。對此,魏國珍指出,臨床雖無「雲狀細胞瘤」這個疾病但可推測是參考每10萬人約有6人罹患的「膠質細胞瘤」。

 

魏國珍進一步表示,目前該病僅有台灣、加拿大與法國在做臨床試驗,其中台灣還已進入第3期臨床試驗,就是由長庚醫院團隊的「手術導航導引聚焦超音波系統」定位,以便藥物有效進入腦組織發揮效用。

 

魏國珍說明,膠質細胞瘤是指腦中膠質細胞發生癌變,常見有頭痛、癲癇、注意力變差等症狀,對應到癌變部位,也可能造成記憶力下降、語言功能喪失、性格大變,與洪海仁的症狀頗相符;魏國珍提到,劇中洪海仁記憶力受影響,可能就是因為該瘤長在海馬迴。

 

膠質細胞瘤的罹患原因也不明,各年齡層、性別皆可能發生,又以40歲至60歲較為常見,若發現後不積極處理,壽命將僅剩3個月,且積極處置也剩約1年半;由於是由膠質細胞「一顆一顆長出來」,較晚才會產生症狀,因此不易早期發現;在台灣,一年約有600例個案。

 

至於治療方法,目前國際間尚未有正式療法,現有治療方式如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不易根除且容易復發。魏國珍補充,目前僅包含台灣在內的3國在行臨床試驗,以開刀切除部分腫瘤,再利用手術導航導引聚焦超音波系統,加上微氣泡,打開血腦屏障,讓化療藥物進入腦組織;1、2期臨床的安全及有效性皆理想,若能通過3期將能對患者有更大幫助。

 

首圖擷取自queenoftears_tvn Instagram。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