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官員稱「市民仍可隨意批評」媒體人:政府應用行動表態

香港官員稱「市民仍可隨意批評」媒體人:政府應用行動表態


香港「23法」通過後,引起外界擔憂失去言論自由。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近日否認,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3條》立法後,民眾仍可批評政府。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則說,人民都清楚現況,對於批評政府的安全程度難以完全界定;政府言行是否合一,民眾及媒體自有衡量。

 

23法讓許多香港民眾在街訪時都閉口不談自己是否支持,不過鄧炳強近日到社區,向民眾說明,「就算有了23條,批評政府是絕對可以的」,並稱很喜歡「市民給意見」。

 

楊健興指出,面對市民,政府官員可再多多給予保證,讓市民能安心批評政府;市民都清楚現在是否能像過去一樣暢所欲言,但民眾難以完全掌握風險。

 

楊健興解釋,官員雖然強調可繼續批評政府,但若有民眾持續批評,或是批評內容令他人開始憎恨政府,是否就構成煽惑意圖而屬違法;這類情況無法掌握。

 

楊健興再舉例,指出可能相關評論發表1次沒問題,但若發表8次、10次,是否可能遭視為違法;這類風險無法確定是零。

 

楊健興表示,目前連媒體評論都可能需更加謹慎,以免讓自己暴露於危險中;政府若真的想讓市民安心、合法地表達意見,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展現,例如放鬆遊行集會示威的權利。

 

楊健興直言,若要檢視香港言論自由是否一再緊縮,可看看過去兩、三年還有沒有遊行示威?是否少很多媒體?一般市民是更放心還是更擔心公開表達意見?在社群平台上是否還能放心轉載訊息?書店、文化藝術表演是否減少?

 

楊健興表示,政府對媒體的回應或反駁,也常常「為反駁而反駁」,讓媒體或公眾去意識政府的態度。政府先前尤其針對歐美的主流媒體等外媒反駁,但這些評論或報導是否完全錯誤?

 

他認為,政府反駁多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為外媒有政治動機,或覺得報導是與外國政府聯手針對中港,將回應提升至政治甚至外交角度,但其實沒必要把議題複雜化、政治化。

 

首圖為示意圖,擷取自Alexandr Bormotin Unsplash。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