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死亡率達100%」 專家:發病數小時恐致命

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死亡率達100%」 專家:發病數小時恐致命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目前已累計2人死亡,衛福部昨(28)日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這是台灣首次檢出這項毒素。同樣出席記者會的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米酵菌酸會讓身體細胞瞬間失去能量,患者到院前全身器官已癱瘓,死亡率高達30%到100%。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截至28日下午5點,衛福部已接獲18人通報,其中2人死亡、5人仍在加護病房、1人在普通病房,其餘10人則已返家修養。首名死亡的為39歲呂姓男子先在三重醫院就醫,之後送馬偕醫院急診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另名死者是66歲楊姓男子,經新光醫院搶救多日後仍死亡。

 

針對2名死者,士林地檢署昨日上午11時會同法醫研究所進行解剖,過程長達3小時,直到下午3時許結束,採集胃部檢體和醫院病歷進行比對,並以最急件送法醫研究所化驗。

 

王必勝在記者會中表示,法醫在解剖時發現,其中一份檢體血液中驗出米酵菌酸,初步檢驗結果和27日專家會議推測的方向吻合,但這還不是最後結果,檢方已經開始偵辦,未來會持續驗檢體,醫院住院者的檢體也會驗,希望釐清問題為何。他也強調,這並非最終結果,還需要檢察官綜合判斷。食藥署長吳秀梅則指出,米酵菌酸是很罕見毒素,不會因為洗滌、烹飪被破壞,更是第一次在台灣驗到

 

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說明,米酵菌酸來自唐蒼蒲伯克氏菌,是植物、真菌間共生的細菌,具有強烈毒性,可讓所有身體的細胞瞬間失去能量,耗氧量大的器官就會受到損傷,身體器官在無法運作情況下,患者會出現肝臟衰竭、代謝性的酸中毒等,全身包括腦部、心臟、肌肉,全部都會癱瘓;病人早期會出現無力、頭痛、腹瀉,是來自腸胃道無法運作,腸胃道黏膜會受損導致血便、血壓也會下降衰竭後,在救護車就已經是心肺功能停止(OHCA)的狀態

 

姜至剛表示,根據檢驗結果顯示,患者血中米酵菌酸半衰期長達102小時,也就是每經過約4天,它的量會減少一半,在病患體內則僅需數個小時到1天就會發病、致死。根據過去的文獻,死亡率高達30%到100%,嚴重性相當高。

 

(圖片來源:中央社提供)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