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柯文哲「減項發包」留爛攤 游淑慧:沒過預算就變爛尾樓

批柯文哲「減項發包」留爛攤 游淑慧:沒過預算就變爛尾樓


台北市長蔣萬安的北市總預算案於農曆年前審議通過,當時有議員指出,為解決前朝爛攤,蔣萬安總預算案未遭過多刪減。國民黨議員游淑慧今(19)日進一步表示,第一果菜暨魚貨批發市場改建工程案就因柯文哲當年「減項發包」,導致蔣市府若未追加預算,將成有公安及消防疑慮的爛尾樓,抨擊前朝違反工程招標規定。

 

游淑慧指出,果菜市場原先要蓋6層樓、魚類市場要蓋8層樓,卻因柯市府預算不足「減項發包」,答應廠商先各蓋5層。游淑慧表示,此情形彷彿「爸媽答應拿100萬給你買『一輛車』,結果硬體也想要、內裝也想要,就跟廠商簽約先給車殼跟引擎的錢,後續輪胎、內裝、音響再去跟爸媽追加預算,如果預算不到位,只有車殼的車等於廢鐵一個,上不了路」。

 

游淑惠表示,依據當年晨會紀錄,此減項發包是柯文哲裁示,根本便宜行事。她批評,柯市府過往改建市場時,為「政績」讓廠商以不足預算先蓋下方樓層,如今議會及繼任市長卻得承擔公安消防設施不到位、樓體重量不足以給下方捷運車道保障等後果,迫使通過追加預算。

 

公共工程委員會規定,重大工程需前期規畫、編預算、送議會審查。游淑慧表示,此案違反程序,還得花快200億元改建市場,幾乎比大巨蛋主體工程還貴。

 

游淑慧根據2017年「行政院公共工程會函文」指出,公文明確提到工程招標案若流標或廢標,應檢討原因才可再行招標,若因預算不足或設計浪費,就不宜勉強,如因受限預算需減項招標,更不應影響工程品質及功能需求。游淑惠批評,柯文哲上任之初說要改建魚果批發市場,動土還稱自己百感交集,沒想到又留1個爛攤給蔣市府。

 

對此,北市產發局表示,該案在柯任內動工,減項決策亦同。蔣市府上任後,考量市場有穩定北部魚果供需,及保障市民權益的功能,持續推進工程。

 

游淑慧的爆料讓許多網友震驚,「就把潘朵拉的盒子打開唄」、「新政治就是鑽漏洞政治」、「早該送(監察院)了!拖到現在才送已經很很失職了」、「年前蔣其實就有講,柯很多工程都用減項發包,導致現在得追加預算」、「國民黨藍白合破局才想挖弊案,藍白合就裝死」。

 

不過近期蔣市府也因台北燈會鬧出爭議,被戲稱為「鬼燈節」,其中中國上海訪團秘訪台的消息也引起議員質疑,「把上海官員形成當作國家機密一樣守護」,認為他的黑箱能力「簡直媲美他威權時代的祖輩們」。對此,蔣萬安當時回應,依循中央「低調、單純、安全」3原則,每日晚間公布當天行程,「這哪有什麼黑箱?完全是非常公開」。

 

首圖由本報合成,擷取自蔣萬安、柯文哲臉書粉絲專頁。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