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還韭菜?謝龍介姪批網紅鬧「作票」早年亂象一次看

小草還韭菜?謝龍介姪批網紅鬧「作票」早年亂象一次看


大選結果已定,此前許多網友猜測,選後部分選民會「崩潰罵作票」,如今被笑稱「神預測」。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以近370萬票落敗,部分挺柯的網紅及支持者分享抖音影片質疑作票。雖然中選會澄清並駁斥指控,仍有少數粉絲較為激動;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謝龍介之姪子謝克洋則發文批評,「被當韭菜割還自以為是小草,可憐吶」。事實上,早年戒嚴、民主尚未穩定時,國民黨曾以「作票」打壓黨外人士聞名,但如今台灣的計票作業已漸趨完善。

 

大選後抖音上出現多段聲稱作票的影片,中選會昨(14)日澄清,影片多經過剪輯並不完整,意在誣指中選會作票,呼籲特定人士不應散佈謠言,煽動對立情緒。

 

謝克洋昨在社群發文,只有想賺流量的下X自媒體,才會一直吵作票議題,並表示4年前大選已玩過一次,這些人還要繼續被騙,「被當韭菜割還自以為是小草,可憐吶」。

 

 

事實上,早年國民黨長期執政的戒嚴時期,就盛傳許多著名的「作票手段」,讓選舉流於形式、民眾對政治感到失望,更是當時國民黨對付「黨外人士」的有力工具之一,只是這些花招也隨著民主化成為過往。

 

一、停電法

開票時突然停電,偷換預先準備好的票匭或塞入假選票,影響開票結果;此舉解方為監票人需自備「手電筒」,避免「摸黑作案」,也因民生設備逐漸健全,不再能輕易「停電跳電」。

 

二、印泥法

選務人員手指抹上紅色印泥,開票時發現非國民黨選票時,抹上去當作廢票。後以唱票時逐張向民眾出示開票、小污漬仍算有效票等方式減少爭議。

 

三、灌票法

支持黨外人士的選票以嚴格的方式檢視,但國民黨人選只要稍微擦到邊就計入票數;廢票算給國民黨候選人;民眾並未投票,但已有選務人員以指紋領票、投票。後則以主任管理員、監察員簽名負責減少冒名領票的可能。

 

四、虛報法

各投開票所的開票結果,與最終呈報上級選務中心的結果不同。後規定投開票所開票後,須將結果張貼門口,讓民眾自由拍照存證、選舉結果也需簽名後以傳真機傳真,杜絕「扭轉乾坤」。

 

1977年的「中壢事件」就是作票引發民怨所導致。當時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中遭指控作票,萬名群眾先後包圍投票所、警局,警方則以催淚瓦斯試圖驅離,還開槍導致兩名青年死亡。該事件被視為台灣民眾第一次自發街頭抗議選舉舞弊;重新開票後,發現脫國民黨參選的許信良大勝國民黨提名的歐憲瑜,許信良後也投身黨外運動。

 

首圖擷取自Element5 Digital Unsplash。為符欄位經本報裁剪。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