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10大政見一覽 兩岸延續小英路線 打造「人人有希望」國家

賴清德10大政見一覽 兩岸延續小英路線 打造「人人有希望」國家


2024選戰倒數10天,藍綠白等3黨總統候選人也提出相關政見。《老鵝日報》整理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10大政見,包括經濟方面提出發展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通訊等要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及行銷全世界;兩岸關係延續總統蔡英文的路線,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生育政策則提出「0-22歲投資未來世代」;囤房稅將從現行的3.6%調升至4.8%;並推動「長照3.0」,也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目標2030年國人癌症死亡數減少1/3,希望藉此打造「人人都有希望」的國家。

 

一、產業、經濟發展


賴清德拋出「智慧科技島」、「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推動金融創新」等政見。目標在5年內創造2萬個新創就業,讓新創投資金額每年達到1500億元,10年內台灣將成為創新解決方案的淨輸出國;此外,也要發展「五大信賴產業」,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通訊等,具體作法包括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及行銷全世界

 

除了上述也提出,量子電腦、低軌道衛星、太空科技、精準醫療,也都需要好好投資 ,並提出4大平台,包含「前瞻科技研發平台」、「淨零創新科技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及跨領域科技研究平台」以及「軟體研發平台」,要讓科技發展成為國家競爭力核心。

 

賴清德也拋出6大金融目標,一是希望透過精進台灣相關法規,公私協助,讓台灣成為亞洲的投資和籌資中心;二是讓台灣成為亞洲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中心,協助台灣的金融業數位轉型;三是淨零轉型的路途上,希望金融業也能夠擔任關鍵性角色。

 

四則是期許金融業持續擔任中小企業的後盾,讓台灣在以創新為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當中,也能夠兼顧綠色轉型以及包容性成長;五是普惠金融能夠成回社會安定的力量;第六則是建構安全的金融資訊安全環境,讓大家有更安全、更寬廣的空間。

 

另外賴清德也主張,發展綠色成長新戰略推出政策,要透過促進傳統產業與服務業升級轉型、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讓產業更具有競爭力。

 

二、勞動政策


賴清德提出要打造「尊嚴勞動、友善職場」的概念,主張促進產業多元發展、創造多元就業機會,並積極投資人力資源發展,強化勞動權益保障,持續提升薪資水準及勞動條件,建構安全的退休生活。

 

賴清德也做出3點承諾,第一,完成並落實最低工資法立法;第二,推動深度的積極就業政策,納入「精準媒合的資訊系統」和個人輔導,提升媒合和職訓效率;第三,一定要強化保障非典勞權,要讓工作的彈性化,是對勞工有益、有幫助的彈性,不僅僅只是對企業的彈性,更重要的是杜絕假承攬真雇傭的狀況,透過國家力量,建立更完整、合理的環境。

 

在勞動政策方面,賴清德提出要打造「尊嚴勞動、友善職場」的概念。(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三、兩岸局勢


延續總統蔡英文的路線,帶領台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在中共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前,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必須建立台灣的威懾、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

 

賴清德強調,四大支柱方案將強化全民意識、強化國防、強化經濟、強化和民主陣營的合作,不引戰也不畏戰,以備戰來避戰,靠實力保衛國家,而不是靠侵略者的善意。我國願意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敞開大門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

 

四、生育政策


提出「0-22歲投資未來世代」的主題政策方案,據「0-6歲」、「6-18歲」、「18-22歲」三個不同需求的年齡層與家庭,規劃全方位社會支持體系的具體方案。「0-6歲」政策包含讓0至3歲家外送托率達36%,逐步增加公共化比例、增加0至2歲托育費用補助、推動公共幼兒園寒暑假服務,延長平日托育時間、保障托育及教保人員薪資待遇,調降各年齡層托育師生比、推動實施彈性的育嬰假,鼓勵企業增加附設園所。

 

對於6~18歲的階段,賴清德表示,他要建立公平、均優、多元的教育體系,讓所有孩子都能有良好的發展機會。做法包括全面落實高中職免學費及高中職社區化、友善學習的校園環境、積極培養全球公民、優化照顧兒少身心健康、挹注資源提升特教品質等五個方案。

 

針對18~22歲的階段,賴清德提出「投資青年生涯、支持多元發展」的主張,方案包括制定青年政策白皮書、提升高等教育及技職教育品質、強化青年工作者權益保障、全力推動「居住三對策」、鼓勵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等5項。

 

五、教育趨勢


賴清德針對6到18歲的國小、國高中學生,主張推動雙語教育,可以是英語、日語或其他國家的語言,還要提供學生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例如補助學校舉辦各種國際性的活動,讓孩子有機會參與國際化的學習。

 

對於18歲至22歲的大學生,賴清德表示,政府將設立百億的學生海外圓夢基金,鼓勵青年開拓國際視野,同時持續加強雙聯學制,鼓勵國際知名的學府在台設立海外分校,並有計畫地邀請國際知名的學府來到台灣設立分校。

 

另對於技職教育,賴清德表示,他支持開設學士後產業技術專業人才培訓專班,提供轉職或發展其他專長的機會,藉此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

 

圖為「0-6歲」政見方向。(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六、外交國防


賴清德認為國防是和平計畫四大支柱的第一支柱,主張台灣除持續增進國防力量,同時也要藉此厚植國防產業,提升台灣經濟發展;另維持義務役訓練時間延為1年、持續轉向不對稱作戰能力,並與民主陣營站在同陣線,共同發揮力量。

 

七、運動體育


提出八大體育政見,首先將要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兼顧運動產業發展;其次,他將推廣全民運動,藉由學校讓民眾從小培養體育的能力;第三是推動「黃金計畫3.0」,完善運動競技選手的培育與發展;第四則是推動「優秀運動選手輔導方案2.0」,從就業輔導、就業扶植等面向,讓選手無後顧之憂。

 

第五則是要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仿效國外經驗推展社區型運動俱樂部,鼓勵民眾參與競技運動訓練與賽事;第六是推動運動產業多元發展,鼓勵投資、拓展職業運動、健身運動及相關運動服務業規模;第七是建立台灣品牌的國際級運動賽事。最後,賴清德說,第八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每年體育預算突破新台幣200億元。

 

八、能源政策


賴清德延續現有政府施政方向,宣示持續推動「非核、減煤、增氣、展綠」的能源轉型工程,提出達成2050年淨零轉型五大策略,包含「第二次能源轉型」、「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型塑淨零永續的綠生活」、「政府做淨零轉型後盾」、「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等,達成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對於核電問題,賴清德表示,核一、核二、核三除役是根據法律,並無意識形態,未來新的技術若有辦法解決核能安全及核廢料問題,他相信社會會接受,政府也不會排除安全且沒有核廢料的核能運用。

 

賴清德進一步提出,他主張因應國際趨勢,推動碳定價跟市場機制,為了加速產業低碳轉型同時降低衝擊,將採「碳費先行」再多元減碳,逐步邁向碳權的交易,以符合國際的標準。

 

賴清德提出八大體育政見,首先將要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兼顧運動產業發展。(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九、住宅方針


賴清德呼應行政院所提出的囤房稅2.0政策,宣布「住宅三箭」政策主張,第一箭:2032年要達成50萬戶社宅供給,租金補貼增加至每年50萬家戶補貼量,同年達成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與租金補貼「百萬租屋家戶」總目標。

 

第二箭:推動「囤房稅」改為「全國總歸戶」方式計算,採「差額累進」方式課稅,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率(囤房稅率),從現行的3.6%調升至4.8%。第三箭:延續「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政策,針對利息加碼補貼,舒緩青年、初次購屋族等族群的購屋負擔。(相關新聞報導:柯文哲10大政見一次看 生育補助發15萬!承諾「把國家還給你」)

 

十、長照醫療


賴清德日前宣示將通過「健康憲章」,未來任何的重大建設或者是政策的提出,不可以違反健康原則。他也提出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條件、護病比入法,以及推動「長照3.0」,藉此強化失能者照顧、持續推動社區式長照服務、建立一體式的社區長照服務,盼解此讓每個受照顧者都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也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目標2030年國人癌症死亡數減少1/3,並確保健保永續。

 

賴清德也主張要用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來推動生醫產業規模達到兆元,且要建制健保還有基因的巨量數據,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提升醫療服務的水準,同時,也藉此讓台灣的ICT產業、醫療服務產業、生物科技產業結合在一起,推動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再生醫療,以及生技新藥的發展。

 

針對社會關注的司法改革議題,賴清德表示,首先要將法律服務視為人權,未來的法律服務要有可近性、普及性、方便性;其次,目前危害社會治安最嚴重的,不外乎是黑金、槍、毒、詐,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輔佐的社會制度,最後是守護台灣,當國家面臨專制跟民主選擇時,引領台灣往正確方向走。(相關新聞報導:侯友宜10大政見懶人包 延續九二共識!訂為「戰爭與和平選擇」)

 

(首圖來源:中央社)

 

2024選戰倒數10天,藍綠白等3黨總統候選人也提出相關政見。(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


年齡:64歲


經歷:成大、新樓醫院主治醫師、民主進步黨主席、行政院院長、台南市市長、中華民國副總統


學歷:台灣大學復健學系、成功大學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


年齡:52歲


經歷:四屆立法委員、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際自由聯盟副主席、中華民國駐美代表


學歷:歐柏林學院東亞研究學士、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

 

圖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