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座劉德音明年退休、總裁魏哲家接任...「雙首長制」將畫句點

台積電董座劉德音明年退休、總裁魏哲家接任...「雙首長制」將畫句點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9日無預警拋出震撼彈,公司宣布董事長劉德音不參與下屆董事提名,並於明年股東大會後退休。台積電也表示,現任總裁、副董事長魏哲家受「提名及公司治理暨永續委員會」推薦為下屆董事長,確切結果將以明年6月董事會選舉結果為主。

 

台積電表示,劉德音博士於民國82年加入台積公司,並在創辦人張忠謀博士於民國107年6月退休後接任董事長職位。在其董事長任內,劉德音博士重申公司對其使命的承諾,並著重在強化公司治理及企業競爭力,尤其是在技術領先、數位卓越及全球布局。

 

對於退休宣布,台積公司董事長劉德音說,過去30年在台積公司貢獻己力對他來說是一趟非凡的旅程,特別謝謝我們非常有才華的團隊並肩將公司打造成今日的業界指標企業,而他能在傳奇的創辦人退休後接下台積公司董事長一職,更是一項殊榮。

 

至於退休生活,劉德音現在希望能退而不休,以不同的方式回饋他數十年的半導體經驗,多花點時間陪伴家人,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他會持續與董事會一同致力於公司治理直到任期屆滿的最後一天,「有充分信心,台積公司在可見的未來將持續締造優異的表現。」

 

現年69歲的劉德音1993年加入台積電,剛滿30年。他2018年接任董事長時,創辦人張忠謀高齡87歲,未來準董座魏哲家比劉德音大一歲,劉德音與魏哲家5年多來以「雙首長制」共治台積電,如今劉德音確定成台積電「最年輕」的退休董事長,台積電也將邁入魏哲家主導的「台積電3.0」時代

 

前外資分析師、現任騰旭公司投資長程正樺受訪時表示,劉德音退休對台積電的立即性影響小,但未來台積電將面臨如何維持技術領先地位、景氣、美國蓋廠等挑戰。(中央社提供)

 

若台積啟動下一步接班 將從3背景中找人選

 

此外,前外資分析師、騰旭投資長程正樺今日出席首席國際顧問公司舉辦的2024年半導體產業展望記者會,他接受訪問時表示,台積電大部分內部營運事務由魏哲家負責,劉德音明年退休,對台積電的立即性影響應該很小,因為劉德音原本就負責對外事務,對內部運作不會有太大影響

 

根據《聯合報》報導,有業界資深人士對於這項新宣布「不意外」,主因近年半導體捲入地緣政治議題,台積電首當其衝,劉德音多次扛起應對各國角力的壓力,比起他投注心力的前瞻技術研發、熟稔的半導體生態,還要複雜數十倍乃至百倍,沒有產業代表希望天天面對這類政治議題,後續應該是公司集體智慧應對,而非單打獨鬥。

 

程正樺指出,可觀察魏哲家接任董事長後,是否有其他人選接任執行長職務,如果有的話,意味著台積電將啟動下一步的接班計畫。以台積電角度,關於背景人選,通常會找營運或研發相關、廠務,機率比較高

 

前外資半導體分析師、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則表示,台積電宣布劉德音將於明年退休後,對美股沒有太大影響,看起來台積電布局仍穩健,接下來市場想了解劉德音離開、魏哲家接任董事長後,董事長和執行長是否同一人擔任。

 

知識力科技公司執行長曲建仲認為,台積電人才非常多,劉德音已經在台積電任職30幾年,交棒給年輕團隊接手合情合理,不需要過度解讀。

 

台積電未來將面臨如何維持領先地位

 

至於台積電未來將面臨的挑戰,程正樺認為,第一是技術發展,台積電已經是全球半導體第1名,如何維持領先地位相對辛苦。以前台積電技術落後英特爾,只要看英特爾做什麼照抄就好,自從2020年台積電變成全球半導體第1名之後,沒有人在前方指引道路,要自己摸索,市場開始有人批評台積電製程開發變慢。

 

第2個挑戰比較偏景氣和市場面問題,程正樺說,包括全球半導體景氣好壞、人工智慧(AI)應用是否崛起、產能利用率能否顯著回升,都是台積電要因應的挑戰。

 

他也提到,台積電到美國投資,從一開始就很有爭議,但如果台積電要走出去,確實需要在美國布局,至於是否一開始就這麼積極,可能要考慮如何管理美國員工。台積電美國廠設置5奈米製程,但現在5奈米供過於求,台積電沒必要急著再蓋第2座美國廠。

 

陳慧明說,台積電未來比較大的風險,還是在於地緣政治,從美國產業鏈對接角度來看,在美國設廠不一定是壞事。台積電如何在地緣政治方面保持靈活性和獨立性,是接下來需要克服的挑戰,如果能順利解決,台積電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會更穩固。

 

(首圖來源:擷取自加入台積 共創奇蹟臉書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