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職啟用「電子好球帶」加碼「投打超時就罰1顆好、壞球」

韓職啟用「電子好球帶」加碼「投打超時就罰1顆好、壞球」


棒球比賽雖為2隊相爭,場上還有無法忽視的裁判能左右戰局,其中,又以判斷好、壞球的主審最受關注。由於人工判定難免失準,近年除了電視輔助判決外,也有是否啟用電子好球帶的討論,以期改善球迷詬病的爭議判決。韓國職棒宣布,2024年起,職棒一軍將引進電子好球帶及投球計時器,比美國職棒更早實施。

 

韓媒報導指出,近期韓職召集所有裁判適應AI電子好球帶系統。裁判也給出正面回饋,指出判定結果與肉眼感知「有90%以上相同」,不過部分垂直落下、削到好球帶邊緣的球,過往人工可能會判定為壞球,但電子系統則會認定為好球。因此,未來投打雙方將需重新適應新標準。

 

電子好球帶系統的原理是將各球員身高數據寫入後,設置中外野、一壘、三壘共3機,擷取軌跡運算。雖然有球迷擔心打者微蹲的預備姿勢各異,判定上可能會有誤差,但韓職資深裁判表示,過往擔任主審,賽前「壓力山大」,擔心判錯會被挑戰,現在有系統協助擔負壓力。

 

至於投球計時器則是用以調節比賽節奏,以投手而言,壘上有人的狀態將設定為20秒,無人則為15秒,且打者需在8秒內進入打擊區。若超出時限,會針對違規方祭出罰則,「打者送1顆好球、投手送1顆壞球」。

 

不過,引進電子好球帶也有捕手功能降低的爭論,以往捕手除了配球外,另1個強調的能力便是將手套技術性位移,「欺瞞」或「誤導」主審做出有利判決的「偷好球」(Catcher Framing)。如今韓職引入電子好球帶,也讓棒球界擔心樂天巨人砸大錢簽下以「偷好球」聞名的FA捕手劉江南是否是錯誤選擇。

 

即使「偷好球」價值恐不復存,但捕手的阻殺、擋球,及作為打者的打擊能力依然十分重要,也有人指出,韓職目前會先將電子好球帶用在「挑戰」的輔助判決上,未來才會漸進式全面使用,因此短期內「偷好球」還是能對球隊貢獻的捕手價值之一。

 

首圖為劉江南(左)賽季中打出再見安打與隊友慶祝。擷取自樂天巨人Instagram。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