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琪斐稱12/3反印度移工遊行「就是歧視」!網提1解法嘆:都是內耗分裂

范琪斐稱12/3反印度移工遊行「就是歧視」!網提1解法嘆:都是內耗分裂


上月中旬傳出勞動部將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引進移工,解決台灣缺工問題,但消息一出,也引發民眾反彈聲浪,甚至組成「反對增加新移工國」,並預計在12月3日下午2點上凱道遊行。對此,資深媒體人范琪斐今(1)日在個人社群發出一段影片,表示這場反對印度移工就是歧視,並舉例「現在工地1天3000元、做2休1、月薪6萬塊起跳,你做不做?」;不過有網友回應,一直說人家歧視,只會讓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那支持方更應該拿出比較有統計或說服力的證據來分析辯解;「這些都是不好的內耗分裂」。

 

我國勞動部將與印度簽約,開放10萬印度移工來台,日前勞動部澄清,10萬印度移工為假消息,將採定期漸進式開放,駁斥相關內容為「認知作戰」,同時批評反對者不應「歧視」特定國家;但不滿的民眾拒絕買單,號召12月3日下午兩點,共赴凱道陳情抗議,並提出4點訴求:「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協議流程公開透明」、「正視女性安全問題,不以歧視字眼迴避」、「解決失聯移工數量,修訂移工管理專法」、「改善台灣勞動環境,根本解決缺工問題」

 

臉書粉專「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在臉書上針對訴求說明,反對政府倉促決定開放新移工國,國內缺工問題乃整體勞動環境因素所致,呼籲政府切勿草率增加新移工來源國。請政府優先改善當前台灣勞動環境,貿然增加移工來源國家,此舉無疑是治標不治本。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要求改善台灣勞動環境根本解決缺工問題。面臨缺工的問題,是因爲市場失能,勞動力的付出與薪酬不成正比,不受勞動市場所接受,呼籲政府正視薪資結構的問題,約束資方來改善勞動環境,保障勞工權益,改善低薪就業市場,嚴正把關勞動安全,從根本改善缺工問題。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也要求正視目前移工權益缺失,制定移工管理專法解決現有逃逸及犯罪問題。根據勞動力發展署的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通報失聯的外籍移工高達8萬5201人,政府在多重配套管制下,仍有高達8萬名的逃逸移工,顯示政策有檢討空間。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認為,台灣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多年,目前卻仍普遍存在仲介剝削、低薪剝削、風俗習慣差異等問題皆未有明顯改善,而風俗習慣差異又導致移工族群,觸犯台灣法律風險高過於其他族群,其中又以「酒駕觸犯公共危險罪」及「毒品犯罪」為大宗,並且對於在台移工的權益保障也不足,例如薪資、健康、收取服務費等問題,建請政府正視眼前問題,改善在台移工權益,並制定移工引進配套措施專法,將流程公開透明化。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強調,並非歧視特定移工供應國,而是要求政府優先解決既有移工問題,及改善現有勞動市場,呼籲政府勿以歧視汙名等方式,抹去台灣民眾對此議題的疑慮及陳情

 

 

對於民眾12月3日將上凱道遊行抗議,范琪斐則表示,「主辦單位說沒有在歧視,我告訴你這就是歧視,種族歧視定義是什麼?是對於個人或群體,因為他的膚色、種族、國籍給予不公平對待」,至於台灣需要移工,范認為,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都可以來,為什麼唯獨印度不行?因為他們說印度藍領會性侵,所以不行引進,范問來源是什麼,對方回應,看新聞上寫的。

 

范琪斐舉例,若今天有外國人跟你說,我在新聞上都看台灣是不是詐騙島,所以台灣都是詐騙犯,「你可以接受嗎?這不是歧視是什麼」,她表示,台灣現在很缺工,我們移工四國80萬都還不夠(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所以才要從印度再找人來。

 

范琪斐說,有很多人反映說,那是因為我們是藍領工作,薪資太低工作條件差,所以才沒有人要去做,她要問,「現在工地1天3000元、做2休1、月薪6萬塊起跳,你做不做?」並批評遊行口號「『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123別印來』誰看的懂這個訴求,還抱怨說私訊立委都不回,這個訴求誰看的懂啊?誰要來?」

 

有網友在貼文底下留言,「撇開這些人是歧視不說,台灣政府真的不要再引進外勞,來躲避低薪跟產業不升級的現實」、「台灣移工問題,最主要還是缺乏公部門窗口直接管理,都是靠仲介,不只對移工本身不友善,也造成黑工、逃工問題嚴重」、「我比較擔心台灣目前對於逃逸移工沒有解決辦法,再引進一批人然後沒有改善這問題,黑數絕對會越來越多,先完善體制改善仲介機制,再引進才合理」。

 

也有網友發表看法表示,如果有反對的聲音,也是他們的權利,反對方普遍秉持有性侵的疑慮,認為引進的大多是勞工階層所以有這樣的擔憂,那支持方更應該拿出比較有統計或說服力的證據來分析辯解,例如公開移工需求的條件等等。

 

該名網友也說,如果反對方還是不能接受,自然就會產生公投或一些民主國家該有的手法,大家就是去接受。民主就是用多數來決定。一直說人家歧視,只會讓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就像過去同志遊行,反對方也都是被冠上恐同等負面詞,結論就是反的人反更大,「其實這些都是不好的內耗分裂,即使我們認為對方真的是歧視,還是有更好的方式來溝通」。

 

 

 

(圖為示意圖,Photo by Josue Isai Ramos Figueroa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