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台灣高教又彌補缺工!學者籲:引進10萬移工「不如1萬印度留學生」

救台灣高教又彌補缺工!學者籲:引進10萬移工「不如1萬印度留學生」


台灣正與印度洽簽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將引進印度移工,引起各界議論,甚至有民眾在網路上組成「反對增加新移工國」,號召12月3日上凱道遊行。對此,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副教授方天賜昨(29)日表示,引進10萬印度移工,不如引進1萬印度留學生,並給他們合法的打工賺錢配套措施,不僅解決生源,若這些留學生留台工作,還可以成為台灣發展動力。

 

台灣將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盼能引進印度移工填補產業缺工人力。彭博日前報導稱台灣將引進10萬名印度移工,引發各界議論。勞動部也澄清,10萬名印度移工是假消息,將採定額漸進式開放,成效好再擴大引進人數。

 

不過,不少民眾不買單,認為開放人數、來台配套措施等都未說明清楚,就貿然開放,會引起國人疑慮,更有民眾自發性成立「反對增加新移工國」,預計在12月3日上凱道遊行,並提出4點訴求,包括「反對增加新移工國,協議流程公開透明」、「正視女性安全問題,不以歧視字眼迴避」、「解決失聯移工數量,修訂移工管理專法」、「改善台灣勞動環境,根本解決缺工問題」。

 

台灣教育智庫昨日舉辦「私校轉型與國際高教趨勢」論壇,方天賜應邀分享。他表示,政府已經說10萬這個數字是假資訊,不過與其要趕著簽這個引起那麼多爭議的勞工協議,教育協議對台灣學校的發展來說更為重要。

 

他說,台灣許多大專院校面臨學生短缺,期待國人多生小孩「緩不濟急」,許多學校仍有很好的能量,在國際上有一定的競爭和吸引力,全部關掉太可惜,政府應協助轉型對外招生,往國際化發展是台灣高教可以努力的空間。

 

方天賜指出,事實上,印度不只是輸出移工國,也一直是很多國家主要的外籍生來源,但台灣在這部分做的不是很多,印度學生確實是台灣應該要去爭取的。

 

方天賜說,根據統計,在台灣外籍生大約是3000人,但這是虛胖的,裡面有一半是非學位生,而印度現在到國外遊學的人數就有約100萬人,估計2025還可能增加到150萬,只要有1%就有1萬個學生,學生必須出國留學,而台灣正好有這樣能量。相較於勞工協議,台灣與印度眼前更需要簽署的是教育合作協議

 

方天賜也提到,引進印度移工可能有語言問題,因為不是所有印度人都會講英語,可是印度中、大學生是要接受英語教育的,這些人可能比東南亞學生更容易和台灣的教育接軌,台灣可以慢慢接納印度移工,也應更勇敢的推動國際建教合作,讓這些學生有合法的工作機會,也能彌補台灣的缺工問題

 

方天賜建議,與其引進10萬名印度移工,不如引進1萬名印度留學生。台印雙方若能建立適當的國際建教合作專班,讓印度學子來台就讀,並配套在合作機構中合法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對學校、產業、留學生是三贏局面。學生畢業後,較熟悉台灣生活文化,也能更快融入台灣社會中成為台灣發展的動力。

 

(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