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首次發現「吸血鬼病毒」在病毒「頸部」捕食 可自我複製

美國本土首次發現「吸血鬼病毒」在病毒「頸部」捕食 可自我複製


美國科學家在馬里蘭州和密蘇里州的土壤樣本中,發現能附著在其他病毒上維持生命並自我複製的「吸血鬼病毒」,有望成為抗病毒療法研發關鍵。

 

外媒報導,來自馬里蘭州大學巴爾的摩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UMBC)和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研究團隊在土壤樣本,發現能附著在其他病毒「頸部」補食與自我複製的「吸血鬼病毒」(vampire viruses)。

 

該病毒透過嗜菌體附著其他病毒,吸附其他病毒的衣殼(capsid)連接病毒尾部的部位,如同病毒頸部。早在數十年前,學者就知道吸血鬼病毒的存在,但這是首次在美國發現。

 

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期刊》中,主要研究者德卡瓦洛(Tagide deCarvalho)表示,「我簡直不敢相信,沒人見過嗜菌體或任何其他病毒能附在另一種病毒上。」

 

吸血鬼病毒能讓宿主的病毒「休眠」,不過,雖然它能殺死感染作物和牲畜的病毒,卻也會殺死讓土壤肥沃的病毒;研究團隊將持續投入,期盼它能成為抗病毒療法的關鍵。

 

吸血鬼病毒。擷自英國《每日郵報》,UMBC/Tagide deCarvalho提供。

 

首圖擷自英國《每日郵報》,UMBC提供。為符欄位經本報微調。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