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惹招生寒冬 波及私立一般大學大幅減招 專家:難逃退場趨勢

少子化惹招生寒冬 波及私立一般大學大幅減招 專家:難逃退場趨勢


少子化影響私校招生,部分科系缺額數屢創新高。為因應趨勢,部分私校調整科系並進行減招。教育部公布113學年學士班招生名額,至少10所私校明年名額較今年減1到3成。其中減招最多的是文化大學800名;真理大學也減招440個、長榮大學則是超過300名。專家認為,「私立一般大學退場」趨勢將持續

 

受少子化影響,私校停招、停辦消息頻傳。日前才傳出世新大學將停招中文系,近年為停招、停辦的私校,也透過減招將招生名額寄存到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113學年寄存教育部的5898名額中,私立大學就佔了2687個名額。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113學年學士班招生名額中,有超過10所私校明年招生名額比今年減招1到3成,除了最多的文化、真理、長榮外,義守大學也減招290個,靜宜大學則是239名。玄奘大學、開南大學、大葉大學、中華大學皆減招超過百名。

 

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指出,少子化海嘯從105學年就開始衝擊大學招生,並以「私校至公校」、「偏鄉至都會」、「科大至一般大學」、「新校至老校」的趨勢擴大災區。目前資料也顯示,減招已波及一般私校,尤其老牌的文化大學也受到巨大影響,將成為觀察指標。

 

尤榮輝表示,此前「私校退場」中,8所學校只有2所是一般大學,如今將會有更多私立一般大學走向退場。減招情形嚴重且學生人數即將低於3千人的私校,若不能扭轉頹勢,就要盡快做好退場準備。

 

教育部表示,除依規定調減各校招生名額外,過去已開放大學校院主動調減(寄存)名額。考量少子化衝擊私校,教育部私校獎補助經費也調降新生註冊率門檻、扣減比率改定額;主動寄存名額精緻辦學的學校能豁免扣減,並爭取預算協助學校改善教職員薪資,穩定辦學品質。

 

首圖擷自中國文化大學臉書粉絲專頁。為符合欄位,經本報微調。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