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育兒廣告成「少子化紀錄片」 小編連假出來道歉

 

教育部「0-6歲國家一起養」廣告影片日前傳出歧視公仔文化爭議,儘管第一時間下架相關影片,教育部後續動作仍接連引發網友怒火,爭議連發也讓教育部長潘文忠11日在立法院再度向大眾致歉,並對「300萬經費」傳聞與「雅婷」爭議作出澄清。

 

據了解,這起事件最早是被PTT希洽網友在8日發現,文內指出連假在家陪長輩看電視,卻意外發現教育部「0-6歲國家一起養」育兒廣告有歧視動漫公仔玩家相關內容,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該篇廣告描述一戶三代家庭,爸爸有著購買動漫公仔的興趣,某次網購公仔預計寄至家中,拿現金請阿嬤幫他收貨,結果阿嬤不僅回應一句「你還在玩那些尪仔喔」,等到公仔寄至更直接退貨,和媳婦一起將錢拿去買「更有用的」育兒用品。

 

由於內容非常貼切過去許多網友自述公仔不受重視的真實案例,許多網友也紛紛感嘆表示廣告「硬派寫實」、「少子化大成功」,在爭議延燒後,民進黨立委參選人吳崢也拿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預算書,指其中「學前教育、少子女化對策相關影片製作及媒體宣導」項目經費共304萬元,怒斥「拍出這種荒謬東西?」

 

儘管已經火速下架影片,但教育部後續請社群「雅婷」道歉的作法仍引發爭議,在11日立法院質詢中,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再度被問及此事,除了再次向大眾道歉,潘文忠也對影片製作經費做出澄清,強調因台灣家長教育聯盟(TPEA)長期協助教長溝通及傳達資訊,當時僅編列約65萬元委製2部影片,「0-6歲國家一起養」廣告就是其中之一,已要求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建立更好的審查機制,鼓勵創新之餘避免誤導。

 

另一方面,潘文忠也對「雅婷道歉」一事解釋,表示「雅婷」是虛擬人物,用以代表教育部向大眾溝通的社群窗口,強調他本人「也是雅婷」之一,對於引發外界誤解也再次致歉。但許多網友對此仍不買單,不解為何推虛擬人物出來道歉扛砲火,指「要用也是用教育部的名義發 為什麼用雅婷」、「叫個代號出來道歉,觀感超差」。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