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確認物質後再射水攻擊?消防員無奈曝真相

為什麼不確認物質後再射水攻擊?消防員無奈曝真相


明揚國際科技公司屏東廠房22日晚間發生爆炸,造成102人輕重傷、4名勇消殉職的慘劇,由於消防員剛抵達一射水線就發生爆炸,有人就質疑「為什麼不等到確認物質後再射水攻擊?」,對此曾任消防員的網友也無奈作出解釋。

 

據了解,明揚國際屏東廠主要生產高爾夫球具,22日傍晚5時發生不明原因火警,由於廠內堆放許多易燃物,火勢持續延燒,屏東消防局也在第一時間出動,然而消防人員才剛抵達現場布置水線,廠區就馬上發生爆炸,屏東縣消防局長許美雪解釋,很可能是因為內部有大量烷跟天然氣才造成這種情況。

 

爆炸發生後廠內建物掉落,導致有些已進入火場的消防員被困住,最終造成4名消防員殉職,許多人因此提出質疑「為什麼不等到確認物質後再射水攻擊?」

 

對此,一名已任2年消防員的網友也在PTT無奈作出解釋,他表示法規確實規定工廠必須提供化學物存放資訊(又稱資訊權),以他自身經驗來說,他所在縣市大型工廠的機台、風管、化學品存放及建築結構,同事們都有實際進去了解,甚至有要求廠區把平面圖、化學品資訊等資料放在警衛室,但這些資料「實務上效用並不高」。

 

原PO解釋,他們手上握有的資料並無法隨時變更,也不可能沒事就去檢查工廠,即使是甲類場所每半年安檢一次,半年內也足以讓太多東西改變,遇到氣爆意外,消防灑水設備還沒啟動就先被炸掉,安檢合格也沒用,更別提業者是否真的有按照實際存放配置存放化學品,「我們就遇過好幾次救災進去後發現資料與存放位置對不上!」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東西存放都正確,化學品有上百種,調資料查安全數據(SDS)、看化學品緊急應變指南(ERG)和平面圖也都需要時間,在裡面還有人員待救的情況下,「民眾可以接受消防員在熊熊大火的現場,消防員都沒有實際的救災行動嗎?」

 

原PO解釋,消防一直以來都有許多問題需要被改革,就連資訊權也這幾年消促會努力推動後才有的,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消促會,讓消防員有個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在了解實際情況後,許多網友也做出回應,表示「消防弟兄辛苦了」、「真的需要改革」、「謝謝學長說出真相」、「火神的眼淚,真的神預言 」、「理想總是站在現實的對立面」、「只能說謝謝還有人願意當消防員救人」


(首圖來源:Pixabay/automatic6517

延伸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