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鵝日報 | 去中國化!綠委要求「閩南語正名為台語」 引網論戰:源頭就是來自福建
2024/08/23 星期五

去中國化!綠委要求「閩南語正名為台語」 引網論戰:源頭就是來自福建

2024-06-25 07:08:49
分享: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6日在立法院呼籲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並強調有8成5以上民眾贊成,已是民間共識。就語言問題去中國化,往文化台獨方向邁進,引發不同的討論,然而,陳培瑜此舉也引發客家團體強烈抗議,認為違反國家語言發展法與實施本土語言政策的旨意,要求尊重教育中立之客觀價值,避免政治干擾;不少網友也指出,「無論怎麼改也改變不了台灣話的源頭,是中國福建省閩南地區的語言」、「語言是國之根本之一,不應因一時的意識型態而隨意的變動」。
 
 
陳培瑜6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時播放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上說過的一句話「有夠水啦」,陳培瑜隨後質詢文化部長李遠與國教署署長彭富源,「這是什麼語言?」文化部長李遠說,「是『台灣台語』,也可以說是台語」;國教署署長彭富源也說是「台語」。
 
 
陳培瑜表示,既然大家都認為是「台語」,且國家語言發展研究報告也指出,有8成5以上民眾贊成稱為「台語」,認為這已是民間共識。
 
 
陳培瑜說明,閩南語是由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因為作為統治者的工具,把台灣單獨列為一個省,日後要反攻大陸,所以台灣才被定為閩南語,這基本上是政權統治工具的用法,多年強調台灣主體性下,教育部卻遲遲不調整更動,呼籲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彭富源則允諾一個月內提出報告。
 
 
成功大學考古所教授台邦.撒沙勒則表示,原民會對「閩南語」正名不便回應。但他認為,台語代表的意義是代表台灣本土語言嗎?若是,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最早的語言為原住民的語言,閩南語是否能夠代表台灣這塊土地仍待斟酌,「台語不該成為語言獨大或語言霸權」,且如果台語代表為最多人使用的語言,那華語才更應該改名為台語,呼籲決策時應謹慎為之。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6日在立法院呼籲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並強調有8成5以上民眾贊成,已是民間共識。(圖擷取自立法院議事轉播)
 
至於社團法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台北市客家文教發展協會等客家團體,針對陳培瑜委員要求教育部將閩南語竄改并獨佔台語一詞表達嚴重抗議,要求尊重教育中立之客觀價值,避免政治干擾,並列出4大理由。
 
 
(一)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第3條與第4條,已明文規定在台灣地區各族群使用的母語名稱及地位應一律平等。
 
(二)再根據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本土語言課綱,對本土語言的類別(閩南語文、客家語文、原住民族語文、閩東語文)與定義已有明確的規範,且行之多年。
 
(三)從85年起國小到高中教育階段,已陸續實施本土語言教學超過28年,各類本土語言在學校受到公平對待,實施成效逐漸彰顯。
 
(四)之前曾有少數學者與社團,或以個人見解或意識形態認為閩南語名稱應以台語替代,甚至在網路發起台語正名連署運動,此舉恐造成校園單純的本土語言教學,逐漸被政治或少數團體干擾,造成校園內本土語言教師與家長及學生的困擾。
 
對於純淨的學校教學弊多於利(其行動主張等同於50年前獨尊華語為國語,貶抑國內已有之各族原住民語、客語、閩南語族群之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之弊,實非民主國家確保各族裔國民地位平等、文化等值、話語平權之舉,落實閩南語使用族群沙文主義之逆行,非我國家長遠發展、多元並陳、深積文化之福)。
 
客家團體認為,在學校課程名稱與教材編選上,應以教育部正式稱呼的閩南語,才符合教育價值與教學需要,不宜以台語混淆閩南語專屬閩南族群之屬性。台灣、台,這兩個字詞代表的是認同、驕傲,應屬於所有族裔全國人民共有,不該專屬於特定族群。
 

 
對於綠委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引發大批網友議論,「那要用什麼字正名為台字?台語文羅馬拼音字嗎?」、「文化上台灣漢人本來就大多來自福建,切割有什麼用,民進黨什麼都政治」、「無論叫什麼語,本質這個語還是來自對面,寫的字也是對面的,so?」、「語言是國之根本之一,不應因一時的意識型態而隨意的變動」、「有必要這樣嗎?想說什麼語言就說什麼」、「無論怎麼改也改變不了台灣話的源頭是中國福建省閩南地區的語言」、「客語呢?所以原住民語言才是台語」、「真的不能做點比較有意義的事嗎?」、「美國人、澳洲人、紐西蘭人都講英語」。
 
 
(圖片來源:擷取自陳培瑜臉書)
您可能感興趣

老鵝日報目前正在徵文中,我們希望好的文章能讓更多人看見!
誠摯歡迎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專線:02-23952180#529 | 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有新聞聯繫、廣告刊登、企業合作等聯絡,請洽曾先生02-23952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