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鵝日報 | 颱風後類鼻疽確診個案增 上週增19例、累計3死
2024/08/21 星期三

颱風後類鼻疽確診個案增 上週增19例、累計3死

2024-08-14 16:10:00
分享:

(來源:中央社)

臺灣近日傳出零星類鼻疽疫情,據疾管署13日公告,上週國內共新增19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高雄市有15例、臺南市及臺中市各2例。由於新增病例中有17例具有慢性病史,目前也已有3例死亡個案,疾管署也呼籲慢性病及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高,若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

疾管署指出,類鼻疽是由土壤腐生菌的類鼻疽桿菌引起,這種病菌主要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透過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感染,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塵土或水感染,而颱風的強風暴雨,讓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地面更易傳播,才造成在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

根據監測資料,2024國內已累計有3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是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30例為凱米颱風後確診個案,23例分布在高雄市。高雄市衛生局也在13日公布新增1例的類鼻疽死亡個案情況,60多歲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男患者,在凱米風災期間外出返家發現左腳踝有傷口,7日後就因全身虛弱無力、呼吸急促、發燒等症狀緊急送醫,發現有大面積肺炎。 6日確診類鼻疽後,12日就因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全身多重器官衰竭不幸死亡。

據了解,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週,預估近期仍持續會有個案出現,另類鼻疽在症狀表現上差異極大,從無症狀到局部皮膚潰瘍、嚴重肺炎都有,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人,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患糖尿病、肝肺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都是高風險族群。

疾管署呼籲,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提醒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居住地及周邊是否有汙水、淹水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

類鼻疽如何傳染

(圖片來源:高雄市衛生局

延伸閱讀
您可能感興趣

老鵝日報目前正在徵文中,我們希望好的文章能讓更多人看見!
誠摯歡迎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專線:02-23952180#529 | 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有新聞聯繫、廣告刊登、企業合作等聯絡,請洽曾先生02-23952180#529